-
【新項目】我國首個超低能耗交通樞紐建筑
時間:2025-01-05 10:43:35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313內容摘要:近日,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組織專家對“新建上海至南通鐵路太倉至四團段引入東方樞紐上海東站站場區地上工程—站房工程”項目(以下簡稱“上海東站項目”)開展超低能耗建筑方案評估,并順利通過評審。 東方樞紐上海東站位于浦東新區祝橋鎮,總用地面積約0.37平方公里。項目選址浦東中部,是......近日,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組織專家對“新建上海至南通鐵路太倉至四團段引入東方樞紐上海東站站場區地上工程—站房工程”項目(以下簡稱“上海東站項目”)開展超低能耗建筑方案評估,并順利通過評審。
東方樞紐上海東站位于浦東新區祝橋鎮,總用地面積約0.37平方公里。項目選址浦東中部,是事關國家戰略實施和上海長遠發展的“超級工程”,對標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個 “新時代國際開放門戶樞紐新標桿”目標,“生態綠色、數字賦能”2個轉型引領,以及 “站場城一體化、規劃建設一體化、運管管理一體化” 3個一體化要求。
為按時完成上海東站項目建設周期安排,先行審批上海東站站場區地下工程,地下工程已于2023年9月8日開工;同步推進站場區地上工程立項與規劃設計方案批復,有效提高審批效率并推動工程進展。站場區地上工程已于2024年6月取得規劃設計方案批復。
東方樞紐上海東站鳥瞰圖
PART.1 項目規模
東方樞紐上海東站包括站場區地下工程、站場區地上工程、上蓋開發工程,總建設規模約134萬平方米。其中站場區地下工程建筑面積約37.46萬平方米,主要包括空鐵聯運模塊、捷運預留工程、空鐵物流預留工程、城市中庭及通廊地下部分、地下停車場及設備用房、下穿市政道路等六大模塊;站場區地上工程建筑面積約75.23萬平方米,包括站房工程、生產生活房屋、站房配套工程、市域鐵路配套工程、蓋板工程、城市公共交通配套(紅線范圍)、社會車場(包含相關同步實施工程)、空鐵聯運模塊地上部分、空鐵物流預留工程地上部分等。其中位于咽喉區上方的上蓋開發的總建筑規模約24萬平方米。
站場總規模為15臺30線,包括滬通鐵路7臺14線,市域鐵路為8臺16線,規劃至2035年到發客流量6000萬,至2040年到發客流量至8000萬人。
東方樞紐上海東站總平面圖
PART.2 項目特點
設計將火車站、機場、城市融為一體,打造低碳、綠色生態的站場城一體國際會客廳。站房立意“潮起東方”,以上海市市花白玉蘭為主題,從構建結構單元體出發,根據站房尺度組合成富有韻律的站房形象;自由張揚的波浪形立面造型象征著上海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西入口采用包容開放的城市客廳形式,打造站中有城、城中有站的整體理念。
東方樞紐上海東站
站場城一體化:超級門戶樞紐
站場區結合站前區一體化設計,站房布局將站廳設置在城市通廊兩側,城市空間嵌入出發層與到達層,通過設置特色商業打造各類人群聚集活力的漫行半室外街區,形成具有全時活力的“城市會客廳”。
天街市域場灰空間
首次在鐵路客站咽喉區上方設置大規模開發。車站咽喉區上方設置蓋板,蓋板長度約936米,面積約17萬平方米,上蓋開發的總建筑規模約24萬平方米。貫徹集約用地、立體城市、站城融合的建設理念,縫合了鐵路對城市功能的割裂。
咽喉區上蓋開發
東方樞紐航空客流規模達1.2億至1.4億人次/年,預計未來空鐵換乘規模為虹橋樞紐現狀的4倍左右。
空鐵一體化
運營管理一體化:立體高效的綜合交通樞紐
東方樞紐上海東站首次將國家鐵路、多線路的市域鐵路共站設置,針對不同客群特點定制高、寬、大且具視線通透的建筑空間,實現全站一體化調度指揮、設備一體化運營管理、旅客一體化出行體驗。
東方樞紐上海東站剖透視圖
東方樞紐上海東站站臺層效果圖
綠色低碳:首座超低能耗樞紐鐵路客站樞紐
項目項目提出 “立體高效的綜合交通樞紐、站城融合的國際開放門戶、功能復合的全時活力客廳、綠色低碳的數字智慧城區”的4個建設導向,承擔著先行示范、帶動片區開發建設的重任,是整個東方樞紐實現雙碳轉型、樹立門戶標桿形象的重要標志性節點,在綠色建筑三星基礎上打造國內首個超低能耗交通樞紐,為整個片區的低碳開發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針對交通樞紐類建筑多開口、多界面、大空間、密人流、多功能的特點,該項目重點圍繞通風遮陽等氣候響應設計、分區靈活的氣密性控制策略、高效低碳的集中能源以及規模化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構建超低能耗建筑技術體系,協調鐵軌穿越建筑、鐵路工藝與建筑節能的矛盾,最大限度降低鐵路車站開口滲風造成的能量散失問題,首次開展了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建筑的超低能耗工程實踐。
項目綜合采用被動式、主動式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實現超低能耗目標。基于精細化設計的原則,項目重點從采光通風與遮陽設計、圍護結構保溫、建筑滲漏風控制、高效能源系統等進行優化提升。站房屋蓋預留設置超過500萬W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并且采用光伏與建筑一體化設計,實現了功能需求與建筑藝術的融合,大幅度降低了就建筑能耗與碳排放,保障了超低能耗目標的達成。不僅降低運營成本,也展示了大型交通樞紐建筑可持續發展的榜樣。
拓展超低能耗建筑的功能類型和實施范圍將是新時期超低能耗建筑發展的重點任務。東方樞紐上海東站作為典型的交通樞紐類建筑,為超低能耗建筑的全面實踐提供了新的范本,尤其是對大型公共建筑實現超低能耗的技術體系做出有益探索,并為上海市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設計標準的編制提供了技術支撐。
數字賦能:一個數字底座、一張運行全景圖、N個智慧應用
采用全站房覆蓋的BIM技術,實時反饋和監測,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于此同時,有機整合全要素網絡化的應急指揮平臺,實現實時監控和快速響應。
東方樞紐上海東站站臺數字底座
新理念、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
站房采用光伏一體化單元式屋蓋,屋面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采用44x44米梁柱一體的標準單元,體現去裝飾化的建筑結構一體理念,屋面結合機電一體化設計理念設置光伏發電板。達到了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節約施工成本的目標。
單元式屋蓋示意圖
發展超低能耗建筑是實現建筑領域碳達峰的重要舉措。近年來,上海市通過編制技術導則、出臺相關政策、示范引領工程等方式,推進了超低能耗建筑的規模化發展。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01-04上海圖書館東館中的綠色低碳技術
-
01-02【上海】關于本市執行綠色建筑有關要求和標準的通知
-
01-015.2.1控制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
-
01-01山東 ▎開展綠色低碳城市試點,公共建筑全面按照超低能耗標準建設
-
12-30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關于印發《廣州市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容積率激勵措施實施細則》的通知
-
12-295.1.8控制熱環境調節裝置
-
12-285.1.7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符合規范
-
12-27會議報道|2024第十七屆總工之家學術年會暨綠色地產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技術融合創新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4-19制定六方面26項措施 上海著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
04-19江蘇 ▎超低能耗建筑發展報告
-
04-18【安徽】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
04-18湖北推出全國首個“老改好”建設指引文件
-
04-17央行等7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全文、一圖讀懂、答記者問)
-
04-17《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穩步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有關工作要求的通知》政策解讀
-
04-1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多專業協同創新機制分析
-
04-15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城鎮住宅工程質量問題重點整治的通知
-
04-14江億院士:對建筑節能的認識過程堅持“用數據說話”
-
04-14節能窗技術突破,降低建筑能耗 20%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