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個超低能耗建筑新項目
時間:2024-11-27 09:26:33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430內容摘要:01呂梁市6.1萬平米的超低能耗文化建筑組群呂梁市檔案館、博物館、地方文化展示館建設項目位于呂梁新區,項目總用地面積3257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0846.9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36598.6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24248.34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當地重要文化建筑組群......01 呂梁市6.1萬平米的超低能耗文化建筑組群
呂梁市檔案館、博物館、地方文化展示館建設項目位于呂梁新區,項目總用地面積3257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0846.9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36598.6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24248.34平方米。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當地重要文化建筑組群、呂梁新城核心區現代化地標性建筑,充分彰顯呂梁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對于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傳承弘揚呂梁紅色基因、大力推進呂梁新時代文旅產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該項目的設計標準為三星綠建+超低能耗建筑,總建筑面積為6.1萬平方米,地下部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部分采用純鋼結構,用鋼量約1.3萬噸。為降低能耗,建設者們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大量的新技術新材料。
鋼結構主體結構、裝配式鋼樓梯、鋼架桁架樓承板等裝配式材料的大規模應用,使裝配率高達76%,提高了施工效率,而噪聲粉塵等污染也大幅減少。鑒于當地的氣候特征,建設者們不僅為地下室穿上厚厚的“外套”——25厘米厚的擠塑聚苯板,也為主體外墻量身定制了“三件套”——保溫巖棉板、增壓加氣混凝土外墻板、擠塑聚苯板,幕墻采用三鋼化雙中空超白玻璃,使建筑物的保溫隔熱性能大幅增強。
項目用地為120*295的矩形地塊,場地臨城市主干道呈扁長形。設計將博物館、檔案館、革命歷史紀念館三個功能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設計。
呂梁是革命老區,曾是紅軍東征的主戰場,也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東部屏障。中部的革命歷史紀念館外表皮使用紅色穿孔鋁板,造型取自紅旗飄揚的形態,以體現革命歷史的不朽豐碑。紀念館對應的上方是一個圓形的開口,也呼應著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一種陰陽協調、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建筑物底部窯洞造型式樣的門窗呼應了晉西傳統建筑文化,屋頂采用光伏玻璃,既可發電自用,又有利于采光,建筑內部設置多處下沉庭院空間,增加自然采光和通風,充分彰顯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博物館中央大廳
階梯式的中央大廳,既是統領整個區域的核心中庭,也是開放的展覽空間,利用弧形的造型天窗,營造出豐富、動態的內部空間層次。
連通首層與中央大廳的臺階
檔案館大廳室內透視
檔案館大廳、閱覽、展示等公共空間則圍繞開放的庭院進行設置,通過引入更多的自然光照,以強化內部大尺度空間的自然采光與通風。
紀念館光庭
紀念館中廳同樣運用光影來塑造空間,同時將紅色元素融入其中,營造出一個神圣,崇高的紀念性場所。
目前,項目地下主體結構已施工完成,正在進行二次結構砌筑以及機電管道安裝。地上三個場館的鋼結構主體施工也在加緊推進。
02 霸州財信陽光文化教育基地項目2#宿舍樓
項目位于河北省霸州經濟開發區,剪力墻結構,地上6層,地下車庫1層,高23.75米,室內外高差450mm。占地面積828.66㎡,建筑面積4961.83㎡。
基礎和結構:筏板基礎/天然地基 剪力墻
耐火等級:二級
設計使用年限:50年
抗震烈度:7度
屋面做法:防水做法:3+3厚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聚酯氈胎體,Ⅱ型);保溫材料:擠塑聚苯板,密度:30Kg/m3
外墻保溫:外墻保溫材料為A級巖棉板(厚度310mm,干密度150Kg/m3,K≤0.15w/㎡·k)
墻體結構:混凝土剪力墻+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
建筑外窗:抗風壓等級6級;氣密性8級;水密性5級。
03 浙大二院安徽醫院(蚌埠)項目
安徽省超低能耗示范項目,示范面積11.5萬平方米,為全省最大單體醫療公建超低能耗示范項目,也是蚌埠市首例。
項目采用了“提升屋頂與圍護結構增強建筑被動保溫效果”、“優化空調冷水離心機組COP與低氮真空熱水機組熱效率提高機電設備能效”、“調整‘薄膜+晶硅’太陽能組件擴容光伏系統”三項技術措施打造超低能耗效果。
預計項目建成后通過運行,可年節省空調用電量43908千瓦時,冬季采暖年消耗燃氣量降低21198立方米;生活熱水年節省燃氣量31755立方米;屋頂光伏若按“自發自用”模式,可全部用于室內外的公區和辦公房間照明用電,無需配置儲能裝置。
項目已通過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超低能耗建筑設計階段評審,并入選蚌埠市首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獲得獎補資金370萬元。目前,項目已進入內部裝飾裝修階段,計劃2026年8月投入運營。
04 國網安徽蚌埠供電公司變電運檢用房項目
建筑面積5700平方米,項目設計標準為綠建三星級。項目外立面采用銅銦鎵硒薄膜幕墻BIPV技術,材料弱光性能優越,東西兩側可達到南側發電效率的92.5%,北側可達56.8%;屋面安裝單晶硅光伏組件,安裝容量430千瓦,建筑體年平均發電量可達37.57萬千瓦時。
在節能方面,項目利用地源熱泵系統優化冷熱源,使制冷、制熱能耗分別降低41%、49%。項目綜合節能率達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達235.06%。
項目已通過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審查和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超低能耗建筑設計階段評審,并獲得國家級認證標識。項目入選安徽省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和超低能耗示范區合作項目,獲得獎補資金14萬元。目前,項目已竣工驗收。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11-26項目案例丨深圳首個軌道交通“近零碳建筑”
-
11-26文章精選丨綠色低碳建造咨詢服務發展路徑研究
-
11-25以項目為例 ▎新風空調一體機在夏熱冬冷地區超低能耗建筑中的應用
-
11-25開創綠色健康空間新時代,推動室內健康設計新發展
-
11-24項目 ▎廣州首座近零能耗公交站
-
11-22《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科技項目管理辦法》印發
-
11-22三明治墻板在近零能耗建筑中的應用及案例
-
11-20廣州:出臺超低能耗建筑補助標準,上限200萬!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4-18【安徽】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
04-18湖北推出全國首個“老改好”建設指引文件
-
04-17央行等7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全文、一圖讀懂、答記者問)
-
04-17《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穩步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有關工作要求的通知》政策解讀
-
04-1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多專業協同創新機制分析
-
04-15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城鎮住宅工程質量問題重點整治的通知
-
04-14江億院士:對建筑節能的認識過程堅持“用數據說話”
-
04-14節能窗技術突破,降低建筑能耗 20%
-
04-13《無錫市零碳園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讀
-
04-13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多專業協同創新機制分析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