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行政樓--申報三星
時間:2013-08-15 13:52:28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3315內容摘要:項目名稱:【江蘇】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行政樓(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三星級)一、工程基本情況1、建筑類型□住宅√公建2、項目進度安排項目立項時間:2010年8月30日完成施工圖審查:2011年9月16日(計劃)開工時間:2012年4月1日(計劃)竣工時間:2013年4月30...項目名稱:【江蘇】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行政樓(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三星海
一、工程基本情況
1、建筑類型 □住宅 √公建
2、項目進度安排 項目立項時間: 2010 年 8 月 30日
完成施工圖審查: 2011年 9月 16日
(計劃)開工時間:2012 年 4 月 1日
(計劃)竣工時間:2013 年 4 月 30 日
增量成本情況(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項目建筑面積(平方米):12542.7
為實現綠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資成本(元):3156101
綠色建筑可節約的運行費用(元/年): 308927
二、工程概況(工程性質、工程投資、用地面積、建筑面積、結構形式、開發與建設周期、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等情況)
工程性質:辦公
工程投資: 4500萬元
用地面積: 12670 m2
建筑面積:12524.70m2
結構形式:框架結構
開發與建設周期:14個月
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
本項目以因地制宜、低投高效為原則,在節能、節水、節材、室內外環境控制及運營管理等方面按照綠色建筑技術要求實施,確保綠色建筑三星級建設目標的實現,本項目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有:
(1)本項目從設計階段就整體構思綠色建筑技術與建筑方案的融合,利用數值模擬手段系統定量的優化設計,優先利用建筑設計的被動式手段滿足室內外聲、光、熱物理環境要求,營造健康舒適的辦公環境;
(2)以氣候適應性為原則,本項目采用高效的地熱泵系統承擔整棟建筑供冷和供暖需求,同時收集雨水經處理后回用于校區綠化澆灑和道路沖洗,收集學生宿舍區公共浴室廢水,經處理后回用于行政樓、圖書館、教育技術中心沖廁用水。屋面設置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充分展示本項目技術應用可持續特點;
(3)本項目通過安裝地下室導光系統、外窗可調外遮陽裝置、室內氣質量監控裝置及建筑通風、空調、照明等設備自動監控系統,在保證室內舒適性前提下實現建筑耗能系統的高效運行,創造一個綠色特征明確、全生命周期環保節能和舒適高效的辦公樓。
三、評價內容簡介
1.節地與室外環境
(選址、用地指標、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室外環境(聲、光、熱)、出入口與公共交通、景觀綠化、透水地面、舊建筑利用、地下空間利用等)
項目選址:本項目位于常州市武進區鄒區鎮殷村。目前該地塊內主要土地覆蓋類型為村莊、旱作農田及水塘,無洪災、泥石流、土壤氡的威脅以及其他危險源。
用地指標:本項目為二類高層建筑,地上八層,地下一層。一到八層為辦公用房,地下一層為汽車庫。總用地面積為12670m2,總建筑面積12524.7m2。其中地上9355.3m2,l下3169.4 m2,最大高度31.85m。
室外(聲光熱)環境:(1)本項目行政樓周邊場地內噪聲環境良好,滿足晝間不大于55dB(A),夜間不大于45 dB(A)的1類環境噪聲標準要求;(2)本項目選用反射比不大于0.3的幕墻玻璃和外飾面材料,室外景觀照明燈具采用截光措施,以減少直射光射入空中;(3)本項目所在地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南偏東風,平均風速為3.1m/s,建筑物周圍人行高度處風速在0.7~3.75m/s之間,小于5m/s,場地風力放大系數為1.21,場地風環境滿足室外人員活動的舒適性要求以及建筑通風;(4)本項目室外綠地面積3306 m2,植草格1173 m2,室外透水地面面積比可達42.7%,能夠有效改善室外場地微氣候,降低熱島效應。
出入口及公共交通:本項目行政樓臨近校園主入口布局,方便使用,有利于校內外聯系。同p,在學校東側擬規劃建設公交首末站,距離學校大門東側僅有167m的步行距離,有利于步行、公交出行等綠色出行模式。
景觀綠化:本項目采用適地適樹,以鄉土樹種香樟、重陽木為骨架,花灌木、地被分布其中,將植物與地形、道路、景觀小品相融合,其他植被還包括:白玉蘭、早園竹、紫薇、麥冬等本土植物。本項目二層屋頂、三層校史展覽室屋頂以及機房層屋頂:置屋頂綠化,屋頂綠化面積890.5m2,占屋頂可綠化面積的49.8%,能夠顯著改善屋頂保溫隔熱效果并提高生態效益。
舊建筑利用:本項目場地內無可利用的舊建筑。
地下空間利用:本項目開發地下空間作為設備房、車庫,地下建筑面積3169.4 m2,與建筑占地面積比例為145.7 %。
2.節能與能源利用
(建筑節能設計、高效能設備和系統、節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建筑節能設計:屋頂采用75mm厚硬質巖棉保溫隔熱,傳熱系數K=0.59W/(m2.K);外墻主體采用200厚混凝土雙排孔砌塊,同時采用50mm硬質巖棉外保溫措施,平均傳熱系數Km=0.74W/(m2.K);架空樓板采用60mm巖棉保溫,傳熱系數K=0.70W/(m2.K);外窗和玻璃幕墻采用斷熱鋁合金低輻射中空玻璃窗6+12A+6遮陽型,傳熱系數K=3.0W/(m2.K),外窗玻璃遮陽系數SC=0.62,其中南向局部外窗采用中置可調百葉外窗,同時采用水平挑板遮陽和百葉遮陽等外遮陽措施;上述建筑圍護結構設計方案通過權衡判斷可滿足《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GJ32/J 96-2010的要求;
高效能設備和系統:(1)本項目新校區采用區域性的冷熱源,主機采用四臺地源熱泵機組,其中一臺為全熱回g機組,利用晚間低谷時段制衛生熱水,空調自動控制系統根據供回水總管的溫度、流量信號,計算系統的實際空調負荷,并控制地源熱泵機組及其配用的空調水泵的運行臺數和運行組合。同時空調冷熱源機組的部分負荷性能系數(IPLV)滿足《公共建筑節能標準》GB50189的規定。(2)空g水系統為兩管制閉式機械循環系統,空調水側機房內一次泵環路采用兩管制定流量系統,機房至各用能單體環路采用二次泵變流量系統,根據供回水溫差控制二次泵水泵變頻器,實現節能運行。(3)本項目辦公、會議、檔案室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的形式,其中新風機采用全熱交換式新風換氣機;一層會議室采用全空氣低速風道空調系統,組合式空調機組采用帶熱回收的機組來回收排風中的熱量以節約新風負荷。過渡季節可實現全新風運行,利用新風滿足室內熱舒適性,減少空調機組開啟時間,實現節能的目的。(4)冷熱水系統的輸送能效比和風機的單位風量耗功率均符合《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GJ32/J 96-2010的規定。
節能高效照明:本項目光源嫌酶咝Ы諛艿蘋蛘逿5熒光燈,整流器均采用高頻電子整流器,功率因數補償至0.9及以上,燈具效率大于等于75%,各房間或場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規定的目標值。同時公共區域照明等納入BAS系統進行監控或監視,包括公共場所照明、室外照明、節日照明、車庫照明等的時間程序控制以及光敏元件控制。
能量回收系統:本項目辦公、會議、檔案室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的形式,其中新風機全部采用全熱交換式新風換氣機;一層會議室采用全空氣低速風道空調系統,組合式空調機組采用帶熱回收的機組來回收排風中的熱量以節約新風負荷。
可再生能源利用:本項目新校區采用地源熱泵作為集中空調系統的冷熱源,選用4臺地源式螺桿冷熱水機組,其中一臺為帶熱回收地源式螺桿冷熱水機組。其制冷量與制熱量分別為L1(1119KW制冷量、1073KW制熱量),L2(1876KW制冷量、1794KW制熱量),L3~4(1162KW制冷量、1109KW制熱量);同時本項目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屋面鋪設太陽能光伏組件,設計容量為22.68kWp,并采用用戶側低壓并網系統,全年發電量約21686kWh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建筑用電量比例約為6.1%。
上一頁1
- 相關文章
工程案例
本欄最新更新
-
01-082023年綠色建筑優秀案例——南京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
-
11-25綠色公共建筑的形體空間氣候適應性機理及其若干關鍵指標研究綜述
-
10-08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建三星級標準
-
09-09《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深度解析
-
03-01【公建案例】杭州綠色建筑科技館-設計評價標識三星
-
11-08廣州新電視塔-綠建二星
-
08-23上海青浦萬達茂5號樓及底商、5-1商鋪項目
-
07-21同濟大學運籌樓 既有綠色改造(金獎)(項目賞析)
-
07-13東方海港國際大廈(三星+LEED金)
-
07-07上海正帆科技大廈 既有綠色改造(金獎)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