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移動信息港二期工程B標段3#樓(北京)--示范項目
時間:2013-10-07 15:33:59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12287內容摘要:前言中國移動信息港二期工程B標段3#樓(北京)坐落于項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中關村國家工程技術創新基地”C35地塊內,由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本項目按照“北京地方綠色建筑評價標識”二星級及美國LEED-NC金級的標準進行設計、建造和運營。工程概況中國移動信息港二期工程...前言
中國移動信息港二期工程B標段3#樓(北京)坐落于項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中關村國家工程技術創新基”C35地塊內,由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本項目按照 “北京地方綠色建筑評價標識”二星級及美國LEED-NC金級的標準進行設計、建造和運營。
工程概況
中國移動信息港二期工程B標段3#樓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中關村國家工程技術創新基地”西南部,建筑用地面積1998.8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1757.68平方米,其中地下5539.97平方米,地上6217.71平方米。建筑地下2層,地上三層,建筑高度為 16.2米。地下二層為汽車庫及設備用房;地下一層為廚房及設備用房;首層為營業廳、網管支控中心休息區、網管支控中心接待區等,二層為餐廳,三層為企業展示區。大樓的外觀見圖1。
中國移動信息港二期工程B標段3#樓(北京)預計于2013年06月開工。綠色建筑特征
節地與室外環境
以園區總體規劃為基礎,以院落式建筑布局為模式,在總體空間形態的設計上,將兩棟研發辦公樓沿南北景觀帶布置,并以東西次景觀帶為軸對稱布置。其中塔樓部分設置在主、次景觀軸的端部節點,增強序列空間的限定和標識。建筑的入口設于兩條景觀軸側,可以將觀景路線與進入建筑的行進路線完美結合。同時,在總平面設計過程中,引入CFD模擬技術對場地的風環境進行優化。本項目外圍護結構采用了玻璃幕墻,其材料反射比滿足《玻璃幕墻光學性能標準》的要求,保證對周邊建筑和行人不會產生光污染。
本項目場地綠化率較高,室外綠化率達39%,建筑屋頂為綠化屋頂,其屋頂綠化面積占建筑屋頂可綠化姑婊的比例為52.16%。大面積的室外綠化面積是消除減弱熱島效應和改善微氣候的一種有效措施,它能有效降低場地室外溫度,并營造出綠色環保的生活環境。大樓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間,建筑地下建筑面積5540㎡,建筑占地面積2041㎡,地下空間建筑面積與建筑占地面積之比為275%,地下空間主要包括地下二層為汽車庫及設p用房;地下一層為廚房及設備用房。
節能與能源利用
本項目的外圍護結構主要為玻璃幕墻,外層玻璃為Low-e鍍膜玻璃,圍護結構綜合傳熱系數達到1.9 W/(m2.K),遮陽系數0.35;墻體部分采用110mm后的巖棉防火保溫板,傳熱系數達到0.35 W/(m2.K)。此外,在玻璃幕墻的外窗采用設有固定遮陽百葉,能夠有效遮擋陽光輻射,從而有效降低夏季制冷負荷,減少夏季制冷能耗;
大樓在地下一層設置兩臺螺桿式熱泵機組,>季為建筑提供建筑所需冷量,冬季提供所需熱量,其制冷性能系數在5.3,制熱性能系數4.5。由于地源熱泵系統充分利用低溫地熱為建筑提供采暖和制冷能源,從而大大減少了對常規能源的消耗。
大樓的空調系統為風盤加新風系統,由新風機組將室外新風預處理后,送入室內再由風機盤管進行處理。
本項目的廚房熱水由安裝在1#和2#屋頂上的太陽能生活熱水系統提供,在滿足熱水需求的同時,又減少了建筑生活熱水能源消耗。
大樓采用樓宇自動控制系統,對客梯、給排水系統、空調、新風系統、通風系統、熱力系統、變配電系統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進行集中控制,照明系統配置定時或控制設施,隨室外天然光的變化自動調節人工照明照度。夜間23~5點,臨窗的燈具的輸入照明功率可自動減弱50%。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本項目根據園區整體水資源規劃,充分利用市政條件,以市政中水為中水水源,用于綠化灌溉、穆方餃鰲⒊悼獬宀蘚途骯鄄顧等;對場地雨水,采用下凹式綠地、透水鋪裝地面和景觀調蓄等措施進行入滲和調蓄。本項目采用高效低流量潔凈,坐便器沖洗采用4.2升兩檔沖水量水箱,小便器用水量為1.5升/次。蹲便器、小便器均采用自動感應式沖洗閥。公共衛生間洗手盆采用紅外感應式龍頭,流量為2升/分鐘。因此,相較于傳統節水潔凈水資源的利用率更高。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本項目建筑造型簡約,無大量裝飾性構建。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砂漿采用預拌砂漿,能夠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本項目的室內裝修設計在建筑開工前完成,從而實現土建與裝修工程一體化設計施工,不破壞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構件及設施,避免了重復裝修。
項目設置專門區域用于存儲和收集可回收材料,包括紙張、硬紙板、玻璃、塑料和金屬材料等。室內環境質量
大樓充分利用了自然采光,在屋頂中部設置一s大面積自然采光中庭,采光天窗面積334平方米,配合大面積的玻璃幕墻,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增大了各樓層自然光的采光面積,同時為建筑使用者提供了舒適的工作與休息環境。通過Ecotect軟件進行的采光模擬可以看出(見圖7、圖8和圖9),采光系數大于2%的區域面積為3747.7平方米,整個建筑的自然采光系數達到88.7%,滿足北京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要求。在大樓地下一層連通1#樓的地下通道屋頂上,沿通道行走方向設計了一個大面積條形屋頂天窗,全陰天工況下,連廊的采光系數能達到1%以上,起到了引導作用,并為地下一層創造了自然的氛圍。本項目的噪聲源主要是環境交通噪聲與室<設備噪聲,從主要建筑的平面布置、建筑構件隔聲室內設備噪聲的降噪等方面采取措施防止噪聲,建筑室內背景噪聲符合現行國家噪聲標準要求。建筑設計充分考慮噪聲影響,平面設計合理緊湊。
室內辦公區空調末端可供室內人員調節,提高了人員舒適性。同時在主要功能房間設置CO2傳感器(車庫設置CO傳感器),對室內污染物濃度進行監控,并與風機聯動,保證室內環境健康舒適。
項目設計盡量減少經常使用區域被化學污染物污染嗽誚ㄖ主要入口處設置防塵設施來減少進入室內的灰塵和顆粒物。在清潔間等可能使用清潔劑等有害氣體或化學品的區域設置專用的負壓排風裝置并配備自閉門。
運營管理
本項目未來的物業公司將按照ISO14001認證體系進行管理,通過大樓的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對建筑物內絕大多數系統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對故障報警及時反應,從而實現物業的精細化管理。
大樓將會制定完整的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制度,有目的性地針對強電、弱電、消防、電梯、給排水、土建、空調等項目做出了細致的檢查內容、保養內容,以及檢查保養標準,并編制了時間安排及記錄查詢表。項目能耗
總能耗:中國移動信息港二期工程B標段3#樓(北京)主要用途為1#和2#研發大樓提供的配套服務,如參與和企b展示等。經過IES
動態能耗模擬軟件的模擬分析,項目全年計算能耗為181.5噸標準煤,其中空調系統能耗為112.4噸標準煤,照明系統能耗為49.5噸標準煤,主要房間設備總能耗為19.6噸標準煤,大樓的年單位面積能耗為15.4千克標準煤/年。相對于參照建筑能耗,整體節能率達到20.2%。現有設計建筑和參照建筑的能耗構成比例見圖10和圖11。 從圖12我們可以看出,現有設i的各分項能耗與基準建筑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由于設計建筑空調冷熱源為地源熱泵系統,制冷COP為5.3,性能系數相比基準建筑COP為4.1的地源熱泵冷源有了一定的提高,采暖COP為4.5,性能系數相比基準建筑效率為0.86的燃氣鍋爐熱源有了大幅提高,同時設置了熱回收裝i,因此采暖系統的節能貢獻率最大,達到45.8%。
成本增量分析
該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主要由節能節水的技術應用,室內舒適環境的創造,以及高效運營的系統搭建等方面構成。在節能技術上,項目主要采用了地源熱泵機組,二氧化碳以及室內污染物艱澀設備,以及智能遮陽系統、智能排風系統的結合,同時大樓采用了高能效e的制冷主機;在節水技術上,項目采用了高效的節水器具;大樓綠色建筑總增量成本約為118.7萬元,單位面積增量成本為101.0元/m2。
小結
中國移動信息港二期工程B標段3#樓(北京)項目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于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建材選擇等過程,營造出人與自然、資源與環境、人與室內環境的和諧發展。通過前期規劃設計階段生態軟件的應用、營造出了舒適性聲環境、光環境和風環境等微氣候環境。同時結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合理篩選經濟合理的綠色建筑技術,使得本項目在綠色建筑增量成本較低的情況下,經初步評估達到了 “北京地方綠色建筑評價標識”二星級及美國LEED-NC金級的要求。這對于綠色建筑理念的推廣、綠色建筑的進一步認可和實施具有重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 相關文章
-
-
11-06行業動態|第十三屆全國房地產總工(CTO)年會勝利召開
-
10-22第十三屆全國房地產總工(CTO)年會邀請函
-
04-06北京|關于公布2020年度第一批綠色建筑 運行標識項目的通知
-
12-16北京市建委發布《北京市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適用技術推廣目錄(2019)》
-
10-12會議日程-2019第七屆中國(上海)地下空間開發大會
-
09-27關于征集北京市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專家委員會專家的通知
-
09-17裝配綠色建筑 讓城市更加和諧宜居
-
09-15北京市綠色建筑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讓建筑走起綠色科技范兒
-
工程案例
本欄最新更新
-
01-082023年綠色建筑優秀案例——南京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
-
11-25綠色公共建筑的形體空間氣候適應性機理及其若干關鍵指標研究綜述
-
10-08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建三星級標準
-
09-09《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深度解析
-
03-01【公建案例】杭州綠色建筑科技館-設計評價標識三星
-
11-08廣州新電視塔-綠建二星
-
08-23上海青浦萬達茂5號樓及底商、5-1商鋪項目
-
07-21同濟大學運籌樓 既有綠色改造(金獎)(項目賞析)
-
07-13東方海港國際大廈(三星+LEED金)
-
07-07上海正帆科技大廈 既有綠色改造(金獎)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