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慶市科委、市城鄉建委聯合開展的市級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建筑節能技術集成與示范工程”日前通過驗收。作為該項目的重要成果之一,集成應用了52類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技術、100多項技術產品的示范建筑——“未來募搖痹諤山坪建成,今后,這些技術有望在重慶市房屋建造中進行選擇性應用與推廣。
“未來之家”,是一棟掩藏在密林之中的兩層樓高建筑,建筑面積大約120平方米,造價約200萬元。外墻專門進行了垂直綠化,這些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景天類植物,因為耐旱能力強,光靠雨水灌溉就能存活,所以不用特別打理。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墻體垂直綠化造價在1200元/平方米,如果建筑的兩側墻體都進行了這樣的處理,夏天時能使室內溫度降低3℃~5℃,冬天也能比較有效的保溫,使人們呆在室內感到比較舒適。
據介紹,整棟建筑的“骨架”是采用的輕鋼結構,沒有用任何混凝土。使用輕鋼結構的好處在于,修建整棟建筑所需要的構件及配件可以先在工廠預制,然后運送到現場組裝即可,不僅方便,也能縮短建設周期。“未來之家”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在屋頂上,上面裝有6塊太陽能光電板和1塊太陽能光熱板,為室內使用照明和熱水提供能源。
為解決重慶冬季光熱不足的問題?房屋外打了4口井,每口井大約60米深,采用地源熱泵將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熱能轉移到地上,補充太陽光熱的不足。事實上,地源熱泵不僅能供熱,也能制冷,通過地上與地下的熱交換,在夏季時還能檬夷誚滴隆!
在“未來之家”內部,也有不少高科技,各種開關門窗、電器使用等,都可以通過電視的遙控器或平板電腦操控,也可利用平板電腦實現遠程操控;書房內的智能天窗,安裝了傳感器,平時艷陽高照時,它會自動打開透風,一旦遇到下雨或者刮大風,它就會自動帽;臥室內的“燈”實際上是光導管,白天時,它能聚集太陽光用于照明,減少室內用電等。
據悉,在“未來之家”的基礎上,該項目還規劃建設建筑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的“低碳社區”,推廣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技術和理念。此外,通過項目的實施,我市已編制修訂了34項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的相關行業技術標準,今后,“未來之家”應用示范的52類技術有望在我市建筑建造時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