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實踐:八種對氣候有益的建筑方法
時間:2024-03-06 12:24:12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594內容摘要: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跨學科努力的一部分,建筑師們在投入各種資源來優化新老建筑的能源效率。隨著氣候變化問題逐年變得越來越明顯,建筑技術的應對舉措也在每年增加。目前國內外已經推行多年和剛剛萌芽的一些方法,與各位分享一下。一、用木材建造縱觀歷史,木材一直被用來建造建筑物。然而,由于其......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跨學科努力的一部分,建筑師們在投入各種資源來優化新老建筑的能源效率。
隨著氣候變化問題逐年變得越來越明顯,建筑技術的應對舉措也在每年增加。目前國內外已經推行多年和剛剛萌芽的一些方法,與各位分享一下。
一、用木材建造
縱觀歷史,木材一直被用來建造建筑物。然而,由于其可持續性證書和交叉膠合木 (CLT) 等工程木材的改進,它作為建筑材料最近重新流行起來。
用木材建造的最大好處之一是它可以從大氣中封存大量碳,并將其儲存在建筑物內,從而可以通過抵消施工和運營產生的碳排放來幫助實現負碳建筑。
木材的低碳環保特性不僅使其成為可持續建筑的理想選擇,更是一種表達對自然敬意的方式,以及對未來可持續和更具人文關懷建筑的追求。木材的魅力不僅在于其環保屬性,還在于其靈活性和設計美感。木材不僅具備良好的力學性能,還能夠以豐富的顏色、紋理和形態展現出獨特的藝術氛圍,為工業建筑注入更多溫暖和自然的感覺。
近年來,全球大型木結構建筑的數量急劇增加。一些國家甚至允許建造高層建筑。
二、實現碳中和
棱角分明的 Powerhouse Telemark 辦公室
使建筑實現碳中和,或者負碳建筑是當今許多建筑師的主要關注點。
凈碳中和建筑是指在其生命周期內不會向大氣排放任何二氧化碳的建筑,考慮到其結構、用于建造它的材料以及運行和廢棄拆除所需的資源。
負碳建筑是指從大氣中去除的碳多于其在其生命周期內排放的碳,包括建筑消耗的熱量和電力產生的運營碳,以及建筑材料的提取、制造和運輸所釋放的隱含碳。
負碳建筑例子有Sn?hetta 的Powerhouse Telemark 辦公室,該辦公室在運營期間將產生足夠的剩余能源,以補償其生命周期內排放的運營和隱含碳。
三、Rewilding(再野化)
再野化(Rewilding)是一種全面的、大規模的保護努力,旨在通過保護核心的野生/荒野地區、提供這些地區之間的連通性,以及保護或重新引入頂級捕食者和高度互動物種(關鍵物種),來恢復可持續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健康。
再野化的目標是減輕物種滅絕危機,恢復需要很少或不需要人類干預或管理的地區的健康和可持續的生態系統功能。其愿景是動態而穩定的自我調節和自我維持的生態系統,擁有接近人類出現前的物種多樣性水平。
再野化不僅僅是一種科學概念,還涉及社會參與、政策制定和跨界合作。它適用于在生態系統功能失衡的地方,無論是原野土地保護不足、連通性受到破壞,還是生物多樣性受損的地方,都需要再野化。同時,鳥類、蝴蝶和其他空中物種的繁殖地、越冬地以及它們的空中遷徙路徑,以及海洋物種類似的生態組成部分,也適合再野化。
最近,隨著人們意識到自然生態系統正在消失,支持地球上生命的生物多樣性也隨之消失,人們對再野化的興趣激增。
對于建筑師來說,這提供了一個機會,在對其項目進行景觀美化和選擇材料時,都可以考慮到生物多樣性,以確保其開采和制造不會導致自然資源的枯竭。
例如建筑師卡爾·特納在英格蘭科茨沃爾德地區的DUT18創意度假區。項目計劃安裝野花草地和一系列冥想步道,作為再野化項目的一部分。5-7公頃的恢復草地將成為更廣泛的Glorious Costwolds草原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旨在重建英國最大的野花豐富的侏羅紀石灰巖草原,最終將覆蓋約100公頃的面積。
四、符合被動房標準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年代誕生以來,Passivhau標準已成為創建可持續建筑的最著名方式之一。該標準由非營利組織Passivhaus Trust發布,鼓勵建造具有高隔熱和氣密性的建筑物,從而最大限度的節約能源。
被動式設計還可以為“零碳建筑”提供良好的基礎,因為被動房已經真正降低了能源需求。
近年來,我國建筑節能向節能減碳發展的趨勢不可阻擋,開發被動房(德語:Passivhaus,在中國稱為超低能耗建筑)成為堅持中國綠色發展之路的重要方向。
五、可逆建筑
可逆建筑確保整個建筑在其使用壽命結束時可以被解構,并且其組件可以重復使用,這意味著沒有組件被浪費。
例如RAU Architects 和 Ex Interiors 的 Triodos Bank辦公樓,一座“大型、100% 木制、可重新安裝的辦公樓”。
BakerBrown Studio提出了令一個建議:使用木材、菌絲體和廢棄的香檳軟木塞和海鮮貝殼為格林德伯恩歌劇院建造一個可重復使用的展館,所有這些都是可重復使用、可回收或可生物降解的。
創建可逆建筑符合循環經濟的目標是建立一個閉環系統,所有材料都可重復使用以消除任何浪費。創建可以拆卸的建筑物意味著它們的組件可以在其他項目中重復使用,從而讓一個人的廢物變成另一個人的資源。
六、修復性建筑
恢復性建筑,也稱為再生建筑,是指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的結構。
建筑師Pawyln表示“僅僅減輕負面影響”的建筑還遠遠不夠,Pawlyn 認為解決方案是再生設計:開發恢復性和可再生系統,其中輸出總是大于輸入,對人類和其他物種有益。他的工作室“探索建筑”(Exploration Architecture)通過卡塔爾的撒哈拉森林項目展示了這些理想,這是一個海水冷卻的溫室,溫室由太陽能供電,復制甲蟲的生理機能,創造淡水在里面種植農作物,多余的水用于重新植被周圍的沙漠景觀。
七、改造而不是新建
改造或升級通常是為了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熱性能,減少其對供暖和制冷的依賴,或更新可能被拆除的結構。
通過優先考慮現有建筑存量的改善而不是拆除,建筑師可以使材料及其所含的隱含碳使用時間更長,從而推遲拆除產生的額外排放。
例如莎拉·威格爾斯沃思在最近對她位于倫敦的房屋(上圖)進行大修時證明了改造的價值,該大修使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62%。
八、仿生學
建筑可以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的另一種方式是利用仿生學,例如模仿珊瑚礁等自然系統的方法。
這可以帶來極其高效的結構、最大限度地減少材料的使用并復制有益的過程,例如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碳轉化為纖維素和其他化合物的方式。
根據建筑師Pawlyn的說法,整個城市可以通過模仿生物礦化過程從大氣中去除碳來幫助阻止氣候變化,通過該過程,海洋中的微生物等生命形式將碳轉化為石灰石和其他富含碳的礦物質。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03-06推廣綠色建筑還需破“三難”
-
03-06湖北“綠建條例”下月實施,符合要求的綠色建筑面積可不計入容積率
-
03-01廣西關于進一步加強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的通知
-
02-29《深圳市綠色建筑標識管理辦法》印發!附解讀,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
01-24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吳景山:我國建筑行業節能降碳已進入“存量與增量并重”階段
-
01-24關于公布北京市2023年度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的通知
-
01-03關于綠色建筑,你了解多少?
-
01-01實施建筑領域“雙碳”行動勢在必行,綠色建筑成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1-21海綿城市:貫徹“景觀+海綿”理念!來看融合自然生態美學的“高顏值”海綿景觀》
-
01-20《綠色低碳住宅標準》正式實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個維度22個措施:《零碳城市手冊》解讀(附全文下載)
-
01-16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 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03黎民綠建:低碳技術創新 締造綠色建筑未來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