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比1%多年未變綠色建筑驗收標準仍處真空
時間:2014-06-03 17:35:10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1452內容摘要:綠色建筑總給人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呈現出來的數據遲遲沒有讓人眼前一亮。1%——中國目前綠色建筑占總建筑比重,已經很多年未曾改變。而根據規劃,到2015年,新增綠色建筑面積要達到10億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綠色建筑將占新建建筑比重超過30%。“其實,已經有所推進,不過,目前...
綠色建筑總給人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呈現出來的數據遲遲沒有讓人眼前一亮。
1%——中國目前綠色建筑占總建筑比重,已經很多年未曾改變。而根據規劃,到2015 年,新增綠色建筑面積要達到10 億平方米以上。到2020 年,綠色建筑將占新建建筑比重超過30%。
“其實,已經有所推進,不過,目前還更多的是在設計層面?!敝刑靷I(北京)建筑設計集團董事長薛世勇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綠色建筑驗收環節比較薄弱,普通綠色建筑的驗收標準一直是空白。
成本高是開發商在忽悠
從綠色建筑躍入人們視野,綠色建筑基本是與高成本畫等號。
其實不然,“這是一些開發商在忽悠。”一家房地產公司相關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目前,綠色建筑的成本并非開發商所說的那么高?!?/span>
據薛世勇介紹,按照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達到三星標準,成本增量在300元/平方米,二星標準成本增量在200元/平方米,一星標準,成本增量接近100元/平方米。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林波榮表示,綠色建筑的發展紅利是什么?就是環境品質的改善和能耗的降低。
“綠色建筑并不完全是環保材料,環保材料只是之一?!毖κ烙卤硎?,“還需要從保溫、圍護結構、門窗指標、隔熱、節水、節電、節能等方面考量,綠色建筑是一個系統工程?!?/span>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能源。有效地保護環境、減少污染。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副會長張雪舟認為,綠色建筑的建設期成本或者購置期的成本可能比普通建筑高,但是長期運行成本一定低?!叭绻I綠色建筑一定不能只計算當前的價格??紤]使用綠色建筑后每年的物業費、采暖費、空調費、生活質量o高等方面的優勢的話,綠色建筑更經濟?!毕硎芫G色建筑的發展紅利不等于消費者多掏腰包。
年不足一成獲綠色標識
2014年,我國綠色建筑走過了十年的路程?!跋啾仍O計5面,驗收環節還比較薄弱。”
目前驗收階段的現狀是:星級標準部分有驗收標準,普通綠色建筑還沒有驗收標準。薛世勇表示,“因為沒有星級的綠色建筑沒有標準,所以驗收比較困難?!?/span>
建筑物是否是綠色建筑,“就目前來講,只有有星級標準的,住建部才會頒發認證證書。”薛世勇告訴記者,這其中分兩個階段,一個是設計階段的,另一個是運營階段的。
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獲得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有518個,獲得運營標識的只有50個,占比不到10%。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院行業研究員吳越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就說明了我國相當一a分企業沒有真正認識到綠色建筑的核心價值。
薛世勇表示,目前的綠色建筑實施運行情況并不好,基本上評上設計標識后不再關注綠色建筑運行效果,原因很多,比如甲方銷售完成后,重心轉到其他項目開發商,不會關注后續運營;運營一般交給物業公司,誰來牽頭評定運營效果不知;很少一些項目,作為示范,關注運行效果,比如自用大樓,由自己的物業公司進行管理運營。
綠色建筑審核通過普遍存在設計和運營脫節的情況,不僅僅在中國,全世界范圍內都有這樣的問題。
國內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分為兩種,設計標識和運營標識。吳越告訴記者,申請設計標識只需要完a設計圖紙即可,而后者則需要在建筑運行一年之后才可申請。這意味著,剩下90%的所謂“綠色建筑”僅是停留在圖紙上,還有待運營認證。這主要是由于設計和實際運行所需能耗差距過大。
加大監管力度明確主體
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梁俊強日前表示,“綠色建筑的需求不足,這里面有價格因素,也有體制機制沒到位的原因?!?/span>
“目前,全國綠色建筑發展不平衡,有的地區重視,有的地區就沒有這方面的要求?!毖κ烙赂嬖V記者,這其中有地區經濟發展程度有關,也與地區領導重視程度緊密相連。
國務院參事室原副主任蔣明麟認為,建筑節能應作為我國節能工作的重要方面,進一步落實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建立包括住建部、發改t、工信部、能源局、環保部、金融監管等多個政府部門在內的部際聯席會議。
同時,中國綠色建筑的監管力度還不夠以及主體尚需明確。上述業內人士直言,“目前,綠色建筑中間牽扯的部門比較多,施工部門、建委部門、質量監督局等七八個部門,但是由哪個部門統籌,到具體落實時又沒有人負責了,又出現了九龍治水的現象。”
“綠色建筑不應該是單獨建筑,而應是區域實現綠色,因此應該從區域規范開始,這樣可以更好地指導綠色建筑單體的設計。”薛世勇認為,從選r就開始融入綠色設計,為今后編制低碳生態區域做準備。
- 相關文章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4-18聚陽新能源數字化工廠大樓封頂:以數字化應對關稅激增,開辟全球競爭新路徑
-
01-21海綿城市:貫徹“景觀+海綿”理念!來看融合自然生態美學的“高顏值”海綿景觀》
-
01-20《綠色低碳住宅標準》正式實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個維度22個措施:《零碳城市手冊》解讀(附全文下載)
-
01-16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 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