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慶芃:監控能耗量提高能效是綠色建筑追求的目標
時間:2014-04-01 16:59:38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1607內容摘要:【導讀】:“第十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于2013年3月28日在京召開。大會期間,能源世界——中國建筑節能網編輯浦實獨家采訪了參會嘉賓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魏慶芃。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魏慶芃能源世界編輯:去年您和江院士等主持...【導讀】:“第十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x00與產品博覽會”于2013年3月28日在京召開。大會期間,能源世界——中國建筑節能網編輯浦實獨家采訪了參會嘉賓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魏慶芃。
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魏慶芃
能源世界編輯:去年您和江院士等主持完成了國際標準ISO 12655,您認為這個標準的價值在哪里?對于中國的綠色建筑事業來說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魏慶芃:這一標準是在建筑節能領域由我國科學家主持完成的首個ISO國際標準,是建筑節能領域的一項基礎標準。在這一標準中,規定了建筑能耗數據表述的標準方法,包括能耗邊界的定義,分項能耗的定義,不同種類能源的轉換統一方法等。這一標準將規范建筑能耗數據的表述,使得在全球范圍內逐步實現建筑能耗數據調查、統計、表述、對比等標準化成為可能。
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已經從注重節能技術、措施、產品的應用,發展為注重實際能源消耗數據、資源消耗數據中。這一ISO標準也將推動我國綠色建筑標準化的能耗數據表述,逐步走向建筑節能用數據說話的正確道路。
能源世界編輯:您長期從事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研究工作,不僅組織或參與了在北上海等城市的百座公建的能耗統計:系統診斷與改造等工作同時也在美國日本等國外城市進行能耗調查與節能診斷工作。當下中國綠色建筑發展也蒸蒸日上,相關的規范、能耗監測系統等標準也在全國范圍制定、公布與實施。我們想問,中國大型公建的能耗目前是種什么狀態?和國外相比,中國的公建能耗發展,監測與改造:怎樣的特點。未來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魏慶芃:在這次大會上,我做了《實現能源消耗量數據約束的公共建筑節能管理》,副標題是:the first step and last mile。主要談什么?the first step,就是指我們的能耗計量數據,是節能工作最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這些數據不可信、不清晰,那么基于這些數據的分析、節能策略、節能管理政策,不就是“空中樓閣”了么?因此,把建筑能耗數據,特別是分項能耗數據,計量準確,清晰記錄,整齊梳理,電子化,就是最重要的。從這個標準上看,恐怕99%的建筑能耗監測系統都不合格,這也就成為制約推動建筑節能的重要障礙了,必須要解決好這個問題,不要以為有了“數”就OK了,如果這個數據不清晰、不正確,問題和危害會更大。
The last mile是什么呢?最后一英里問題,就是不論前面的數據、傳輸、存儲、分析如何技術先進、天花亂墜,能耗監測系統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有幾個數就可以了,而是要取得-實在在的節能量,這就是最后一步的問題。很多人滿足于停留在“有數”的階段,距離實際獲得節能量、發揮這套能耗監測系統的真正功能,就差那么一點,但就是沒有真正實現這個系統的建設目的。
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這個道理。路還很長
能源世界編輯:住宅產業化被認為是推進綠色-筑發展的一種捷徑,您認為綠色住宅產業化在當下中國發展到什么樣的階段?這種方式在控制能耗節能減排方面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
魏慶芃:我認為“工廠化”、“產品化”,是解決現有工程質量問題的很好的辦法,盡量避免的設計、施工到投入使用過程中的”漏斗效應“。(詳見《2014中國建筑節能發展研究報告》第五章)
能源世界編輯:幾年前我采訪過一些設計d,當時有一種新觀念叫設計師的整合設計,意將一個項目中建結水暖電地產施工作為一個鏈條統一考慮。時至今日,接力棒式設計及管理模式還是以主流形式存在,這種傳統設計模式同樣也影響了綠色建筑的發展,您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這個癥結的解決方法究竟是是什么?
魏慶芃:是的,所謂IDM,Integrated Design and Management,是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盡量打破專業、打破階段等過程中導致的低效,保證建筑物能夠按照設計師,這其中的設計師不僅是建筑設計,還包括空調、電氣、弱電等專業的設計師,而且要貫穿整個建設過程,不能中途打折扣。現在的關鍵是,IDM的聚焦點是什么?能否定量化目標?能否分階段考核評估?我認為能耗,包括冷熱量需求,系統效率,系統電耗和燃料消耗量等,應該作為IDM的控制對象,使得IDM有”抓手“,而不只是一個概念。
能源世界編輯:綠色建筑大會舉辦至今已經第十個年頭了,您怎么看待中國綠色建筑事業在過去的十年的發展努力。
魏慶芃:如同我在會上講的,十年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從關注建筑節能的產品、技術、集成、示范,到關注建筑物實際用能的數據。大家逐漸認識到,能耗量,效率,真正的節能量(對既有建筑而言),才是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真正要追求的。
能源世界編輯:經歷過舉辦十屆綠色建筑大會的歷練,您希望大會官網“能源實際——中國建筑節能網”,做為媒體今后在哪些方面深入發展為中國綠色建筑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魏慶芃:能源世界,辦的很不錯。如何多一些互動,有不同的聲音,看來是未來發展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 相關文章
-
-
01-08關于加強湖南省民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相關管理工作的通知
-
12-27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
12-20廣東省綠色建筑新國標項目實戰型VIP培訓課程成功舉辦
-
12-122020亞洲熱能科技及舒適家居系統博覽會丨亞洲熱博會丨鍋爐展丨烘干干燥展丨熱能展丨供熱展丨熱泵展
-
12-05“新標準”讓建筑更“綠”
-
11-29千億級規模的商業紅海如何破局?世環會旗下民用板塊呼之欲出
-
11-28建筑展|裝配式建筑展|2020第五屆天津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1-252020工博會/華南工業博覽會/深圳新材料展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12-05【紀要】丁春亞:綠色健康意識對行業的重要性
-
09-12關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修編版)增量成本的一些淺談
-
09-03高端住宅領域進行LEED/WELL認證的價值
-
08-08專家解讀丨錨定減排目標 構筑制度體系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邁入新階段
-
05-23圣潔防水董事長杜昕:丙綸卷材守護者!
-
04-28建筑設計大師徐敏皓:讓綠色成為建筑的“底色”
-
04-15【觀點】從多城公積金加持“綠建”,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
-
03-27碳源原居五恒科技系統何以越來越吃香——采訪綠建領域多面手曹璇
-
01-24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吳景山:我國建筑行業節能降碳已進入“存量與增量并重”階段
-
11-07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訪超高層及綠色建筑專家顧洪平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