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第十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的綜合論壇如期舉辦。論壇圍繞本屆大會主題“普及綠色建筑,促進節能減排”深入展開。
大力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實現綠色建筑普及化,是我國《“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提出重要任務之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做了題為《普及綠色建筑的捷徑——裝配式住宅》的主題報告。他提出,我們應該尋求一條既是綠色的,但是又是要能夠快速生產的這么一種方式,來大批量的建設中國的\x00色建筑,即裝配式住宅。仇保興介紹了國外的裝配式住宅的一些成就和歷史,同時也就其發展的過程中積累的教訓和趨勢進行了剖析和預測。針對我國裝配式綠色住宅目前在我國的發展狀況以及發展瓶頸,仇保興也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從歷史發展角度,仇保興介紹了發達國家和地區裝配式住宅經歷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重點建立工業化生產體系;第二階段,重點提升裝配式住宅的質量;第三階段,側重于進一步降低物耗和對環境的負荷,發展綠色住宅,并解決住宅多樣性、個性化和低碳環保等問題。并介紹了法國、德國、瑞典、丹麥、加拿大、美國等裝配式住宅的發展道路。
仇保興通過分析稱,裝配式住宅有著巨大的節能減排作用,提升了住宅品質和效能,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施工周期,并充分體現了綠色建筑“四節一環?!钡奶攸c。顯而易見,裝配式ㄕ是中國綠色建筑的發展方向。仇保興進一步指出裝配式住宅未來的發展趨勢:從封閉的體系走向開放的體系;從濕體系向干體系轉變;從單純的結構裝配式向結構裝配式和內裝系統化集成起來;采取信息化管理;結構設計方面更趨向多模式的發展。
根據報ǎ目前我國裝配式住宅的發展瓶頸主要體現在:第一,技術標準滯后,缺乏裝配式住宅的設計、生產、施工、驗收標準體系,同時跟綠色建筑的標準尚不能完全融合。第二,建造成本相對較高。第三,項目建設管理體系不利于工業化裝配式住宅的發展。
盡管ㄅ涫階≌尚存在發展瓶頸,但我國已有些城市和地區實現了突破。仇保興以深圳為例介紹稱,深圳市的一些保障房住宅,目前采取圖紙標準化、施工工廠化、管理可視化、現場整潔化,達到了綠色建筑二星以上的評價標準,同時建筑質量得到提升,施工周期得到縮短。作為鋼材生產大國,ń峁棺芭涫階≌和鋼木結構混合住宅的在我國的發展比混凝土構件更加成熟,而且這種施工方式和建造成本相對更低。
吸取裝配化住宅發展過程中的教訓,借鑒國外成熟經驗,仇保興提出下一步我國發展裝配化住宅的幾個關鍵措施:
首先,加大科研投入,突破關鍵性技術。要做到速度、質量、安全、環境友好和效益五個方面的統一,尤其是環境應該完全遵循綠色建筑的標準,對環境應該低干擾。具體做法包括:加強高強度,自保溫,阻燃,長壽命、可循環、健康的輕型建材開發;加快有關設計軟件和綠色評估軟件的開發應用;通過加強裝配式住宅新型結構的研發,進一步推動混凝土、木材、鋼材多種混合新型結構,裝配式綠色建筑,高抗震性能結構的開發。
第二,加快項目建設的體制改革,創造有利于裝配式住宅的市場發展。這就需要研究解決裝配式住宅硌蟹⑸產推廣應用項目的管理體系,來適應裝配式住宅的發展;加快綠色施工企業的營業稅改增值稅的過程,進一步優化建筑企業結構,淘汰技術力量比較薄弱的掛靠分包小隊伍,使整個建筑業的施工結構能夠滿足裝配式住宅的需求;改革現有的以項目公司運作的房地產開發管理體制,來斫開發企業統籌協調發展。
第三,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扶持和培育大型企業集團和產業集群,激發市場主體推進裝配式住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完成一體化的運作模式,這種模式分為三類:大型集團;以某個企業為龍頭,形成構件生產、原材料供應、結構設計硎┕そㄔ臁⒉計飛產和住宅物業管理等等企業參與的企業集群;利用因特網覆蓋到整個產業,構成零庫存的裝配式住宅生產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