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性綠色建筑行動剛起步
時間:2014-01-26 17:06:46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1281內容摘要:“2009~2010年,全國一共建造了20億平方米,每建1平方米需要消耗土地0.8平方米,需要消耗鋼材55公斤,需要消耗能源0.2噸標準煤。”國務院參事、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教授在1月15日在由方興地產和21世紀傳媒聯合主辦的主題為“釋放城市未來生命力”...“2009~2010年,全國一共建造了20億平方米,每建1平方米需要消耗土地0.8平方米,需孿耗鋼材55公斤,需要消耗能源0.2噸標準煤。”國務院參事、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教授在1月15日在由方興地產和21世紀傳媒聯合主辦的主題為“釋放城市未來生命力”論壇上說,“由此可見,從建筑里節省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多么重要!”
綠色建筑“雷聲大雨點小”
“中國真正的綠色地產是從2001年開始的,第一批做綠色建筑的招商地產、北京MOMA等企業基本上偏向中高端的項目,企業當時不知道市場能不能接受。2005年之后,住建部推出國家級綠色標準三星認定標準,2006年出臺實施細則,大面積推廣。之后很多地方開始探索綠色建筑,但還不是全國性的推廣綠色建筑。比如江蘇、山東等省份雖然非常積極,但并沒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全聯房地產商會副會長張雪舟在論壇上表校2013年年初,國務院正式發文《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全國性的大規模綠色建筑行動才算真正開始,但是遠沒有達到高潮。
雖然2013年綠色建筑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但是,“目前的綠色建筑仍然是以政府導向為主,現在做綠色建筑的企業屈指可數。”中國綠色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馬平表示,“綠色建筑搞了10年搞不起來,就是因為市場不接受。”
有數據顯示,綠色建筑每平方米要多花費100元到150元。“如果把綠色建筑30%的建設成本增加5%-10%,增加節能節水系統,會帶來后面70%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從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概念來說,建筑綠色建筑項目是省錢、便宜的。”張雪舟說。
“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從政策上支撐這樣一個全生命周期。”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正是因為沒有國家配套政策,大家目前只關注買房子,后面的運營成本沒人關注。
補終端更有效
“遺憾的是,國家出臺《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仍然是補磚頭的方案。”張雪舟說,國家出臺的很多政策是給開發商每平米補多少錢、建筑面積每平米補多少錢和容積率h平米補多少錢等。但是整個社會對新興產品發展階段分三個階段,初創期,市場導向已經有幾個企業;快速發展期,國家開始出政策了;真正成熟期,政策補貼應由補磚頭變為補人頭。
“補貼人頭的綠色建筑政策比較麻煩,第一批綠色建筑是中高端項目,給人感覺綠色建筑是富人的建筑,會不會變成補貼富人。”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員表示。
“希望政府盡快研究出臺針對補貼消費者的綠色建筑政策,而不是針對開發商補貼的政策。”張雪舟說。
“政府補貼是投入,消費市場是產出,光投入不講究產出,這不是在做賠本生意嗎?綠色建p要大發展關鍵是要做大終端消費市場,讓大家都愿意買綠色建筑。”馬平說。
- 相關文章
-
-
11-08綠色建筑不是簡單累加節能技術
-
07-03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獲國家多項政策支持
-
07-02招商地產:綠色人居領跑者的三十年
-
07-01綠色建筑推廣機制的機制探索思考
-
07-01ABB節能技術助推香格里拉“綠色改造”
-
06-27內蒙古大型公共建筑要率先披綠
-
06-26智能電地暖是中國建筑節能發展新亮點
-
06-26企業應用EMC模式發展城市綠色照明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4-18聚陽新能源數字化工廠大樓封頂:以數字化應對關稅激增,開辟全球競爭新路徑
-
01-21海綿城市:貫徹“景觀+海綿”理念!來看融合自然生態美學的“高顏值”海綿景觀》
-
01-20《綠色低碳住宅標準》正式實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個維度22個措施:《零碳城市手冊》解讀(附全文下載)
-
01-16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 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