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綠色建筑面積占比不足8% 成本居高難下推廣難
時間:2013-11-19 14:13:28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1080內容摘要:日前在寧召開的第六屆江蘇建筑國際論壇傳出數據:當前江蘇綠色建筑面積已逾2000萬平方米,占全國綠色建筑總面積四分之一。然而,即便在先行先試的江蘇,綠色建筑的占比也不足8%。為探尋綠色建筑喜憂現狀,記者深入位于常州武進區的全國首個綠色建筑產業集聚示范區。只見高樓ⅲ不聞轟鳴聲“當前...日前在寧召開的第六屆江蘇建筑國際論壇傳出數據:當前江蘇綠色建筑面積已逾2000萬平方米,占全國綠色建筑總面積四分之一。然而,即便在先行先試的江蘇,綠色建筑的占比也不足8%。為探尋綠色建筑喜憂現狀,記者深入位于常州武進區的全國首個綠色建筑產業集聚示范區。
只見高樓起,不聞轟鳴聲
“當前粗放式、低效率的增長模式,使得與建筑相關的耗能已占社會總耗能的46.7%。”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梁浩博士說,綠色建筑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俗稱“中國好房子”,它代表建筑未來發展方向。
2011年9月,武進獲批成為國家首批綠色建筑產業集聚示范區,總投資逾180億元的綠色建筑產業鏈已在當地呼之欲出:投資80億元的招商花園城已開工;中南建設(常州)建筑產業園項目入駐;“中芬綠色科技產業園”9月簽約;10月初,又與世界頂級建筑垃圾處理企業———瑞典山特維克達成合作協議。
只見高樓起,不聞轟鳴聲。在中南集團住宅項目施工現場,只見工人們借助大型機械,熟練運用配件裝配房屋。新型建筑工業化實現工廠造零件,墻體、疊合板等預制構件 企業按標準生產好,建筑工地則變為“總裝車間”。
武進區副區長陳虎說,綠色建筑產業不僅包括傳統的設計、施工、勘察,還涉及二產的綠色建材制造、節能環保設備建造,以及三產的房產開發、商務貿易、教育培訓等,是閉合的產業鏈。他們重點規劃發展綠色建筑科技與服務業、綠色建筑制造業、會展金融業等,“就像組合一架大飛機,所有進入綠建區的企業就是一個個小部件,我們的任務就是把他們有機整合起來。”
“中國好房子”好而貴
梁浩認為,做產業集聚文章,可引導地方政府由過度依賴土地財政向依靠產業稅收轉變。政府對綠色建筑開發商l予土地出讓金、稅收等優惠,帶動產業發展,產生稅收,最終政府總收入可能不變。但相較于土地稅收的快進快出,培植一個產業需要過程。
“成本控制難!”中南集團常州分公司負責人胡勇坦言,因為應用規模較小,加上缺乏標準化設計,企業產能不能充分釋放,10多萬平方米的工業化住宅成本比傳統造價高出10%左右o所以,目前只是挑幾棟樓“小打小鬧”。
此外,綠色建筑的配套效應、帶動效應尚未真正形成,鋼結構、全裝修、外遮陽等建筑部品和配套產品應用相對滯后。“材料貴,買不起。”生產建筑用鋼的天舜集團董事長姚圣法說,自己曾給一幢房子配備綠色建筑所需材料。“光一個外遮陽,全部配備就要幾十萬!”
“中國好房子”好而貴因此而生。從我省在s的一些打著“綠色”標牌的樓盤看,其單價往往比相鄰普通住宅高出數千元。
其實,推廣綠色建筑多年,住建部已發現很多問題。“我們更多關注技術效益,重視怎么把樓蓋得更好;開發商關心能不能創造效益,把房子賣得更好;地方政府則關心,能不能借此拉動經濟增長,帶動就業。”梁浩坦言。
產業化還需d層設計
“從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看,綠色建筑成本應比普通建筑更低;從綜合生態效益、居住舒適度考量,綠色建筑更具性價比。”省住建廳副廳長顧小平說,以住宅為例,全國綠色建筑一、二、三星的增量成本分別僅為每平方米60、120、300元。江蘇已將太陽能熱水系統、雨水收集系統、成品房等綠色建筑技術作為基本要求應用,測算下來,一、二、三星住宅項目成本增量每平方米分別約為25、70、150元。
“成本高,根源在于產業化推進遲緩。而住宅產業化是實現綠色建筑好而不貴的有效手段。”省住建廳住宅產業化調研小組做過細致調研,他們聽到企業反映,"家推進住宅產業化已十多年,但至今沒有一部住宅產業化發展規劃,企業和社會缺乏方向感。住宅產業化必須標準先行,包括技術、產品部件的標準化,這些絕不能僅靠企業自行摸索。
“住宅市場化也已有20多年,但何為‘好房子’,老百姓并不清楚。因此,應建立健全住宅性能認定管理制度,促進明白消費。”課題組建議,加快培育政策洼地,對長期致力于綠色住宅產業化發展的優秀示范企業,在行政許可、信用評定、土地競標、金融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
顧小平表示,推廣綠色建筑,政府需在規模化、制度化、集成化、體系化和社會化上做文章。梁浩認為,政府、市場“兩只手”要共同發揮作用。“中央層面應把住宅節能減排,作為擴大內需、促進新興產業發展、轉變城鎮發展方式的重要戰略,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相應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評價體系及人才培養等,都需持續深入推進。”
- 相關文章
-
-
02-08家居消費需求加速釋放,1608家企業參展中國成都建博會布局中西部市場
-
12-232022中國(江西)國際建筑工業化及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2-20全面布局2022中國成都建博會宣傳與觀眾組織,助力展商搶跑2022 ——針對有效觀眾的組織和推廣,才是專業展會的硬實力!
-
12-152022第十四屆中國(廣州)國際集成住宅產業化博覽會暨建筑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展
-
11-242022中國(成都)裝配式建筑及建筑新材料展“從有到優”的升級發展萬億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
11-22第九屆中國-亞歐建筑建材博覽會
-
11-182022中國國際超低能耗建筑產業展覽會-雙碳新引擎 能耗超低 建筑變綠
-
11-16工業節能降碳技術設備廠家 共聚2022中國國際低碳產業博覽會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4-18聚陽新能源數字化工廠大樓封頂:以數字化應對關稅激增,開辟全球競爭新路徑
-
01-21海綿城市:貫徹“景觀+海綿”理念!來看融合自然生態美學的“高顏值”海綿景觀》
-
01-20《綠色低碳住宅標準》正式實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個維度22個措施:《零碳城市手冊》解讀(附全文下載)
-
01-16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 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