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將年增綠色建筑195萬平方米
時間:2013-07-31 07:30:15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中國建設報 閱讀:817內容摘要:中國建設報訊記者鐘菊生報道“加強綠色建筑設計、建設、運行等全過程監管,確保今后每年增加195萬平方米綠色建筑”。這是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如桂日前實地破解發展綠色建筑難題時傳遞的一個強烈信號。他先后到珠江城國家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和金山谷花園二期裙樓會所綠色建筑示范工程項目實地...中國建設報訊 記者鐘菊生報道 “加強綠色建筑設計、建設、運行等全過程監管,確保今后每年增加195萬平方米綠色建筑”。這是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如桂日前實地破解發展綠色建筑難題時傳遞的一個強烈信號。他先后到珠江城國家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和金山谷花園二期裙樓會所綠色建筑示范工程項目實地察看,并對廣州市其他在建項目和準備上馬的相關工程如何加大綠色元素提出要求。截至目前,廣州累計已建成綠色建筑約700多萬平方米,正在設計的綠色建筑500多萬平方米。其中,獲得國家綠色建筑標識的建筑約255萬平方米,已取得或正在申請美國LEED綠色建筑認證的建筑約293萬平方米,已創建國家級綠色建筑“雙百”示范項目11個、約178萬平方米。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發布的《2013年中國生態城市發展報告》中,廣州被評選為“全國十大能效先鋒城市”和“十大綠色建筑標桿城市”,標志著廣州市綠色建筑工作步入了全國先進行列。
針對廣州綠色建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如人員和機構缺位、綠色建筑相關指標在立項等各環節缺乏監管、相關地方配套技術體系和激勵政策尚需完善等,陳如桂強調,要充分發揮建筑節能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進一步健全對各區(縣級市)的考核機制;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全過程管理制度;要編制發布綠色建筑設計技術指標體系,增強對綠色建筑性能指標的量化控制,將綠色建筑“四節一環保”的要求通過指標形式分解到規劃、建設、結構、水暖電、景觀等各個專業的設計中;要配合《廣州市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規定》的實施,加強宣貫培,并著手制訂綠色建筑計算容積率面積核減獎勵制度、綠色建筑竣工標識實施細則等配套政策。
針對現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側重于采取技術措施而缺乏對實際能耗指標量化控制的情況,如桂指出,要根據近幾年開展的能耗統計調查和典型建筑能源審計結果,制訂不同類型建筑的能耗定額標準。對新建建筑的節能設計實現定量控制;對既有建筑能耗進行限額管理,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從而使廣州市的建筑節能從側重依賴技術措施逐步向技術措施與定量指標管理并的方向轉變。要針對本地的自然生態特點,制定通俗易懂、操作性強、推廣容易的綠色建筑標準。
陳如桂在調研中對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參會人員說,要通過示范新區的建設,總結經驗,煉成果,推動綠色行動。凡是財政投資的項目都應該成為全市推行綠色建筑的示范區,按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規劃、土地出讓、立項、建設和管理。鼓勵城市新區按照綠色、生態、低碳理念進行規劃設計,充分體現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要求,集中連片發展綠色建筑。國際金融城、海珠生態城廣州教育城等新城區要在全面實施綠色建筑技術的同時,大力推廣綠色市政配套設施建設,促進綠色建筑由單體建設向區域建設融合發展,率先成為全市推行綠色建筑的示范區。要結合“三舊”改造,鼓勵創作傳承和凸顯嶺南特色的更新改造方案,探索以文化保護為主題的綜合整治模式,過重大項目政府的統籌和投入,打造一批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綠色建筑精品項目。要深化新建建筑節能管理,完善建筑能耗監管體系和綠色建筑管理與建設體系框架。研究制定綠色建筑容積率核定辦法,引導和激勵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
鐘菊生
- 相關文章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4-18聚陽新能源數字化工廠大樓封頂:以數字化應對關稅激增,開辟全球競爭新路徑
-
01-21海綿城市:貫徹“景觀+海綿”理念!來看融合自然生態美學的“高顏值”海綿景觀》
-
01-20《綠色低碳住宅標準》正式實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個維度22個措施:《零碳城市手冊》解讀(附全文下載)
-
01-16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 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