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綠碳、藍碳和黃碳”?一文讀懂碳匯新概念
時間:2024-11-07 10:15:55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657內容摘要:近年來,“碳中和”成為熱門話題,我們不難聽到關于“綠碳”“藍碳”“黃碳”的討論。那么,這些五顏六色的“碳”到底是啥意思?如何與碳中和緊密相關呢?今天就帶大家來一起了解!一、綠碳:森林碳匯的中流砥柱綠碳指的是通過植被特別是森林、草原等陸地生態系統,來吸收并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近年來,“碳中和”成為熱門話題,我們不難聽到關于“綠碳”“藍碳”“黃碳”的討論。那么,這些五顏六色的“碳”到底是啥意思?如何與碳中和緊密相關呢?今天就帶大家來一起了解!
一、綠碳:森林碳匯的中流砥柱
綠碳指的是通過植被特別是森林、草原等陸地生態系統,來吸收并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我們常聽到的“森林碳匯”就屬于綠碳的范疇。
森林、草原等生態系統在光合作用的作用下,將二氧化碳固定在植物體內,隨著植被生長,二氧化碳逐漸轉化為植物體內的碳,從而實現“吸碳”的過程。因此,增加綠地面積、保護森林資源是實現綠碳的有效措施,幫助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
應用場景:適合于各類林業保護、植樹造林、城市綠化項目等,通過這些措施不斷提升碳匯能力。
二、藍碳:海洋里的“碳存儲”
藍碳主要指的是海洋及沿海生態系統(如紅樹林、海草床和鹽沼等)固定并儲存二氧化碳的過程。這些海洋生物在吸收二氧化碳后,不僅通過光合作用固定,還將碳儲存于沉積物中,形成穩定的“碳庫”。
據研究,藍碳生態系統的碳吸收效率遠超陸地植物,是碳中和的“天然幫手”。而且,這些海洋生態系統還提供了保護海岸線、維持海洋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服務。因此,保護紅樹林、修復珊瑚礁等措施都是增加藍碳儲量的有效途徑。
應用場景:適用于沿海防護林、海洋生態修復項目,為海洋生態保護和碳中和目標雙向賦能。
三、黃碳:草原與農田的碳匯潛力
黃碳涉及的是草原和農田等陸地生態系統所具備的固碳作用。尤其是我國廣袤的草原、農田都具備一定的碳儲能力。草地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動、植物根系的碳固定等,都是黃碳的貢獻來源。
特別在農田中,科學種植和土壤改良等手段,不僅能提高糧食產量,還能增加土壤中碳的儲存能力,實現雙贏。黃碳儲量雖然不如綠碳和藍碳顯著,但也不容小覷,尤其在農業大國更具推廣價值。
應用場景:適用于農業碳匯政策推廣、草原保護和恢復、生態農業實踐等,為農牧業增收同時助力碳中和。
結語:多“色”碳,攜手助力碳中和
綠碳、藍碳和黃碳分別從森林、海洋到農田草原,不同的生態系統在碳中和的過程中發揮著各自的獨特作用。為了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們不僅要增加綠碳、藍碳的儲量,也要關注黃碳潛力的挖掘。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4-17央行等7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全文、一圖讀懂、答記者問)
-
04-17《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穩步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有關工作要求的通知》政策解讀
-
04-1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多專業協同創新機制分析
-
04-15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城鎮住宅工程質量問題重點整治的通知
-
04-14江億院士:對建筑節能的認識過程堅持“用數據說話”
-
04-14節能窗技術突破,降低建筑能耗 20%
-
04-13《無錫市零碳園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讀
-
04-13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多專業協同創新機制分析
-
04-12AI時代的“新”樓王 | 融科資訊中心C座設計
-
04-11綠·碳·慧 | 臨港新片區6個項目獲得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二星級綠色建筑標識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