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七大綠色建筑項目
時間:2024-10-23 09:33:08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478內容摘要:導 讀如今,當代城市綠色建筑越來越受歡迎,因為其結構中使用了大量的環保理念。這與解決環境問題、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不利影響的可持續性和綠色未來目標有關……每一個新建筑都會對我們的自然環境產生影響。當越來越多的城市住房占據了大量綠地時,它會給附近的住宅投下陰影。人們......導 讀
如今,當代城市綠色建筑越來越受歡迎,因為其結構中使用了大量的環保理念。這與解決環境問題、應對氣候變化和減少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不利影響的可持續性和綠色未來目標有關……
每一個新建筑都會對我們的自然環境產生影響。當越來越多的城市住房占據了大量綠地時,它會給附近的住宅投下陰影。人們很容易質疑建筑環境是如何設計的,這種設計忽視了通過應用綠色建筑原則和自然環境設計技術為用戶提供熱舒適度的需求,從而對用戶的健康和他們在建筑物內進行各種活動的能力產生了重大影響。
探索可持續綠色項目的基本原理
現在全球各國都在關注到2050年實現全球凈零排放,但我們將如何實現如此雄心勃勃的目標呢?
如果建筑物或社區的規劃、建造和運營方式能夠保護寶貴的自然資源、減少對氣候和環境的有害影響并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則該建筑物或社區被稱為“綠色”。只要在設計和運營過程中納入特定功能,任何建筑物都可以成為“綠色建筑項目”。 從設計、施工到運營,建筑物或社區被視為“綠色建筑”的一些特征包括: -
可隨環境演變的建設策略 -
使用無毒、道德、生態的建筑材料 -
使用太陽能等可持續能源 -
高效利用水資源,例如收集雨水用于灌溉 -
努力減少廢物和污染,實現回收利用 -
健康的室內環境 -
……
另外,使用天然或可再生建筑材料,如當地制造的磚塊、竹子、夯土和陶土,以及無毒涂料,是將建筑定義為“綠色建筑設計”的另一個特征。應有效分離和處理建筑垃圾,以盡可能減少綠色項目對環境的影響。 在綠色建筑項目中,從簡樸的住宅到適當的公共建筑和大型混合用途綜合體,都創建了各種 3D 綠地。在實踐中,設計師使用“花園露臺”、“天空/空中花園”、“垂直森林”和“生活塔”等術語來指代這些 3D 綠地,盡管學術界沒有公認的術語來描述建筑物中看到的各種 3D 綠地,這是一種獨特的綠色建筑類型。 項目一: One Angel Square 天使一號廣場(英國曼徹斯特)
One Angel Square天使一號廣場(Co-operative集團新總部)是一座位于英國曼徹斯特零碳排放的寫字樓,它的設計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建筑采用了生物質鍋爐、太陽能電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統,以滿足建筑內部的能源需求。此外,建筑的外墻采用了特殊設計,最大程度地減少了熱損失。
One Angel Square 的能源消耗量比Co-operative集團目前位于曼徹斯特的工廠減少 50%,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 80%。因此,運營費用將減少高達 30%。
One Angel Square 的雙層外墻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全年的供暖和制冷,地下混凝土地管可為進入的新鮮空氣提供一些免費的供暖和制冷,這些都是突破性的綠色建筑工程創新的例子。通過被動吸收熱量并降低冷卻建筑物所需的能量,混凝土可充當熱海綿。
中庭的自然煙囪效應最終用于將廢氣從陽臺邊緣排出,這樣就無需在核心筒內安裝巨大且占用大量空間的排氣管。空氣在排出之前會經過屋頂最高點的熱交換器,回收熱量以加熱進入下方辦公室的空氣。
為了確保低水耗,3DReid 為這個綠色項目配備了廢水回收系統和雨水收集系統。使用英國合作社農場的油菜籽為該建筑的熱電聯產發電廠制造燃料,作物的殘殼將用作動物飼料,這是英國合作社如何將當地采購和可持續發展原則付諸實踐的一個例子。
廢熱通過吸收式制冷機輸送,用于冷卻建筑物,而多余的能量可以送回電網并由更大的 NOMA 綜合體使用。該建筑已做好未來準備,通過綠色建筑理念應對 2050 年的天氣預測和全球變暖問題。因此,該建筑可以承受預計的夏季氣溫上升 3-5 度以及冬季降水量增加 30%。
隨著年平均氣溫的升高,這一綠色項目的結構和環境控制經過精心設計,能夠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其他創新領域包括安裝由低碳熱電聯產供電的電動汽車充電站,以及創建一款建筑用戶“應用程序”,用于實時傳輸有關這一綠色項目性能的用戶數據。
項目二:Vancouver Convention Centre 溫哥華會議中心(加拿大)
溫哥華會議中心西座落于城市海濱,可欣賞到山脈、海洋和公園的壯麗景色,其設計旨在將當地生態、充滿活力的當地文化和建筑環境融為一體,同時強調它們之間的關系,將其作為一個綠色建筑項目。它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 LEED白金級會議中心,并因其創新的設計方法而獲得殊榮,這些方法顯著改善了當地社區和環境特征,使其成為一個綠色建筑項目。
這個綠色項目是加拿大最大的綠色屋頂,占地六英畝。綠色屋頂是一種隔熱材料,可以調節室外空氣溫度,幫助建筑物利用徑流,并與海濱景觀生態系統融為一體,形成綠色建筑設計。這里是約 40 萬株本土植物和草類以及 24 萬只蜜蜂的家園。
綠色建筑設計技術使低容量沖洗和流量裝置使用的飲用水量減少了 73%,并且由于現場廢水處理設施完全減少了用于灌溉的灰水和黑水的使用,因此完全消除了用于灌溉的飲用水使用。
溫哥華會議中心西樓內設有海水熱泵系統,利用附近海水的穩定溫度在一年中的不同時間為大樓供暖和制冷。該中心的地基還包括人工礁石或水下棲息地裙,為海星、螃蟹、海星、海藻和藤壺等海洋生物提供新的棲息地。
溫哥華海濱公園系統的擴建、更方便的公共入海通道以及額外的公共廣場、節慶空間和非正式聚會場所的創建,都得益于貫穿整個場地的約12077平方米的公共空間新網絡。這個綠色項目有一個海水熱泵系統,利用附近海水的恒定溫度來全年提供供暖和制冷。
項目三:ACROS 福岡縣國際會館(日本)
由埃米利奧·安巴斯設計的 ACROS 福岡縣立國際會館于 1994 年建成,位于日本福岡市中心。它不僅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還被視為這座城市強有力的文化象征,被廣泛認為是一個綠色建筑項目。它是福岡最著名的地標,建筑師們將其視為城市環境中建筑與景觀相結合的典范。
該建筑是綠色建筑的早期范例之一。它經常被用作一個真正可持續的項目應該能夠為周邊地區,特別是其所在位置帶來什么影響的典范。
ACROS設施位于福岡金融區,靠近天神中央公園和那賀川。通過將建筑的一部分用于公共和市政活動,并將剩余空間出租給創收企業,該設施旨在打造一個運營可持續的綠色建筑。這座 93000 平方米的市政府辦公大樓共有 14 層和 4 層地下層,圍繞著一個全高、充滿活力的中庭布置,自然光通過一個類似圓頂的巨大天窗照射進來。
這個綠色項目是一個混合體,三面都有優雅、低調的立面,第四面,也就是南面,是一個山巒起伏的公共公園,可以稱為建筑的屋頂、正面、背面,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正面。1990年,該市迫切需要一座新的政府辦公大樓。按照最初的設想,這個大型綜合體將占用兩公頃天神中央公園的一半,而天神中央公園是這個人口密集的商業區僅存的稀疏綠地之一。
當人們聽到如此草率的草案時,他們自然會憤怒不已,譴責它貪婪無情。經過多家與知名建筑師合作的建筑公司之間的私人競爭,這個綠色項目找到了解決方案。安巴茲的聰明建議幫助招募他的竹中公司贏得了競爭。它使該市能夠建造一座足夠大的建筑來容納所有預期的項目,同時也安撫了抗議者,將他們最喜歡的公園歸還給他們。
一個不太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將新建筑“隱藏”在可進入的綠化屋頂下,屋頂被分成 14 個花園露臺,總面積為一公頃。公園的兩公頃土地以這種方式得到保護。除了提供潔凈空氣、降低噪音和污染外,該設施還是我們不可避免的綠色建筑未來的絕佳典范。由于建筑郁郁蔥蔥的綠色屋頂,城市熱島效應可以顯著減少。
此外,它還有助于減少和收集物業上的雨水徑流。通過使用雨水澆灌,垂直花園形成了自己的生態。談到可持續性,值得注意的是,綠色屋頂通過減少供暖和制冷所需的能源,顯著降低了運營費用。
項目四:One Central Park 中央公園一號(澳大利亞悉尼)
為了打造一個郁郁蔥蔥的現代天篷,該區域中心的公共公園沿著落地玻璃塔的一側延伸,打造出一個綠色建筑項目。立面上的葉子由 250 種不同類型的澳大利亞植物和植物的花蕾和花朵組成。樓層之間,藤蔓和茂盛的植被生長,為悉尼的天際線創造了理想的背景。
在這里,一組誘人的電動鏡子聚集陽光,并將其照射到中央公園的花園上。領先的燈光藝術家 Yann Kersalé 在夜晚將塔樓用作他的 LED 藝術作品的畫布,在天空中雕刻出閃閃發光的煙花。這為 One Central Park 概念賦予了清新、星光熠熠的綠色建筑造型。
項目五:PARKROYAL on Pickering 皮克林賓樂雅酒店 (新加坡)
克林賓樂雅酒店位于新加坡,是一家5星級酒店。皮克林公園皇家酒店 (PARKROYAL on Pickering) 計劃將酒店改造成花園,以增加其所在地的綠化潛力。WOHA Architects 長期以來一直是終極“綠色城市”的倡導者,該城市將由更多的植物構成,而不是像荒野一樣。
他們通過客房區之間的每四層樓、覆蓋著熱帶植物的巨大彎曲空中花園以及懸臂式支撐的雞蛋花和棕櫚樹來實現綠色建筑理念。
整個建筑群被植被覆蓋,酒店的樹木和花園似乎與附近公園的樹木和花園融為一體,形成一片連綿不斷的城市綠地。新加坡的大多數現代建筑都十分普通,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不受氣候和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在市中心及其周邊地區。
多種因素,包括企業和官僚機構的風險規避、推廣全球(同質)形象而非本地形象的愿望,以及半知名國際建筑師的盛行,導致了建筑匿名的平衡點,但一個獨特進步的熱帶城市卻被低估了。由于綠色建筑從北面的公園里一眼望去就很明顯,建筑師可以做出一個大的(且環保的)綠色建筑設計姿態。
因此,該開發項目可以響應許多不同的環境,并可能在各個區域之間建立公共聯系。酒店通過投射的空中花園和三間客房的鄰近區域“自我遮蔽”。因此,房間可以完全采用低輻射玻璃,而無需額外的屏蔽。雖然流體幾何形狀具有更高的目的感,但建筑最終是有機的。
項目六:CopenHill(丹麥哥本哈根)
BIG工作室在哥本哈根設計打造了一座堪稱:世界上最清潔的廢物能源發電廠。不僅如此,它還附設一個全年開放的人工滑雪場。
CopenHill又名 Amager Bakke,是一種新型的垃圾焚燒發電設施,頂部設有滑雪坡道、徒步小徑和攀巖墻,體現了享樂主義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并支持哥本哈根到 2025 年成為第一個碳中和城市的雄心。CopenHill 是一個綠色建筑項目,占地 41,000 平方米,設有城市娛樂中心和環境教育中心。
CopenHill 從一開始就被設計為具有計劃的社會副作用的公共基礎設施。CopenHill 的新垃圾焚燒設施集成了最新的垃圾處理和發電技術,用阿邁厄資源中心 (ARC) 取代了附近已有 50 年歷史的垃圾發電設施。新發電廠位于阿邁厄島的工業海岸線上,滑雪、徒步旅行和攀巖等運動也成為尋求刺激的人的愿望清單,而未開發的工業區已成為從滑水到卡丁車賽車等極限運動的場地。
發電廠的內部體積由其設備的精確位置和高度順序排列決定,從而形成一個有效的傾斜屋頂,適合 9,000 平方米的滑雪場。新手和兒童在較低的斜坡上練習,而專業人士可以使用山頂的人工滑雪坡,該坡道與奧運會半管長度相同,可以測試自由式公園,或嘗試計時障礙滑雪課程?;┱呤褂帽P式升降機、地毯升降機或玻璃電梯進入公園,了解垃圾焚燒爐如何全天候運行。
到達 CopenHill 山頂后,探險者和游客將體驗到在平坦土地上攀登高山的新奇感覺。在下山之前,沿著由丹麥景觀設計公司 SLA 設計的 490 米長的樹木林立的徒步和跑步道,穿過美麗的山地地形,非滑雪者可以享受屋頂酒吧、交叉健身區、攀巖墻或城市中最高的觀景臺。與此同時,10,000 平方米的綠色屋頂通過恢復生物多樣性環境、消除空氣中的顆粒物、吸收熱量和減少雨水徑流,適應了 85 米高公園的復雜微氣候。
山坡之下,攪拌爐、蒸汽機和渦輪機每年將 44 萬噸垃圾轉化為足夠的清潔能源,為 15 萬戶家庭提供區域供熱和電力。發電廠完成這項工作所需的通風井和進氣口加劇了山體地形的多樣性;這種人造景觀是山下需求與山上需求相互作用的結果。ARC 團隊占據了十層辦公空間,包括一個 600 平方米的教育中心,用于舉辦研討會、會議和學術訪問。
項目七:Bosco Verticale 垂直森林(意大利米蘭)
Il Bosco Verticale 是“垂直森林”的首個實例,于 2014 年 10 月在米蘭 Porta Nuova Isola 街區正式開放,是 Hines Italia 開展的大型重建項目的一部分,是一個綠色項目。米蘭的垂直森林由兩座高 80 米和 112 米的塔樓組成,其中有 5,000 棵灌木、11,000 棵多年生和覆蓋植物、480 棵大樹和中樹以及 300 棵小樹。相當于 20,000 平方米的森林和雜草叢生,分布在 1,500 平方米的城市表面上。
垂直森林是一個理想的綠色建筑項目,它使用變幻的樹葉色彩作為墻壁,取代城市表面的傳統材料。生物建筑師拒絕使用受限制的技術和機械方法來實現環境可持續性,而是依靠植物屏障來過濾陽光并產生合適的微氣候。垂直森林增加了生物多樣性,初步估計有 1,600 種鳥類和蝴蝶,它鼓勵城市生態系統的發展,其中不同類型的植物在與當前網絡相互作用的同時產生不同的垂直環境。它以這種方式成為城市植被和動物重新繁衍的天然催化劑。
垂直森林通過其綠色建筑理念,幫助創造微氣候并去除城市環境中的細小顆粒。各種植物有助于創造微氣候,產生濕度、捕獲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產生氧氣并屏蔽輻射和噪音污染。垂直森林是一種反蔓延技術,有助于限制和控制城市增長。每座塔樓相當于一個由單戶住宅和建筑物組成的社區,按城市密度計算,面積約為 50,000 平方米。
經過三年的研究,植物學家和動物行為學家團隊選定了植物種類,并根據立面方向和高度對其進行了分布。建筑中使用的植物是在苗圃中預先培育的,這樣它們就可以適應與陽臺上類似的環境條件。垂直森林的顏色隨季節變化,并根據所用植物的不同類型而變化,使其成為城市不斷變化的特色。這讓米蘭人對這座城市有了不斷變化的看法。
公寓應負責維護和更換所有植被,包括每個盆地種植的植物數量,以及植物生長盆地的管理。微氣象調查之后,根據氣候參數計算灌溉需求,這些參數取決于每個立面的暴露程度和每層樓的植被分布。
思考:綠色建筑的影響和未來前景
綠色建筑將是為創造一個不僅支持而且通過為我們提供功能、服務和信息來增強和豐富我們的生活方式的環境鋪平道路的最佳結果。減少能源使用和碳足跡對于防止全球變暖和對地球的其他負面影響非常有益。這些舉措已經產生了幾個杰出的綠色項目范例。為了讓建筑行業同時承擔起保護地球的任務,應該建立一個以綠色建筑為核心的國際環境保護網絡,并就每個國家的立法和環保技術進行信息交流。
隨著我們步入綠色建筑滲透到建筑各個部分的未來,我們正處于范式轉變的邊緣。隨著綠色項目更加環保,建筑將變得更加高效、智能和健康。利用未來為零排放建筑實施的技術,如建筑一體化光伏 (BIPV)、固態電池儲能、氣凝膠或真空絕緣板等先進絕緣材料、碳捕獲技術、能源管理系統 (EMS) 和樓宇自動化系統 (BAS),通過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想象一下這樣一個社會,其中的每一座建筑不僅不會損害環境,而且還有助于環境。由于其組件不會導致建筑物患上病態綜合癥,綠色建筑可以通過減少空氣污染和為鳥類和蜜蜂建立棲息地來幫助人類。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減少,我們在綠色、健康的環境中過著更幸福的生活。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 相關文章
-
-
10-212024我國超低能耗建筑標準匯總
-
10-21項目案例丨湖北省首個零碳建筑項目
-
10-20ESG資訊|SBTi:推出建筑行業凈零標準
-
10-18“脫碳”時代,項目如何獲得 LEED 鉑金級和零碳認證?
-
10-18榜上有名的健康好房,2024年 LEED 住宅大獲獎項目展示
-
10-18兩部門: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
10-18六大低碳建筑材料,助力構建更綠色建筑業
-
10-17先進經驗丨上海:青浦區“謀篇”“布局”“落子”,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4-17央行等7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全文、一圖讀懂、答記者問)
-
04-17《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穩步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有關工作要求的通知》政策解讀
-
04-1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多專業協同創新機制分析
-
04-15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城鎮住宅工程質量問題重點整治的通知
-
04-14江億院士:對建筑節能的認識過程堅持“用數據說話”
-
04-14節能窗技術突破,降低建筑能耗 20%
-
04-13《無錫市零碳園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讀
-
04-13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多專業協同創新機制分析
-
04-12AI時代的“新”樓王 | 融科資訊中心C座設計
-
04-11綠·碳·慧 | 臨港新片區6個項目獲得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二星級綠色建筑標識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