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看美國綠色建筑協會如何玩轉綠色生財術(2)
時間:2013-08-14 13:16:10 作者:www.sghengrui.com 來源:環球企業家 閱讀:2083內容摘要:導讀:在美國加州的圣何塞,美國圖形軟件巨頭Adobe按照綠色建筑認證系統LEED要求,耗費136萬美元徹底改造了他們的總部大廈,究竟能為企業帶來哪些財富?這已經成為全球頂級創新企業綠色生財術的流行潮。一幢被全球頂尖的綠色建筑標準改造的總部大樓,究竟能為企業帶來哪些財?這是全球頂...
越早越賺
沒有人會否認綠色建筑的優勢與好處,但在一段相對漫長的時間里,中國的綠色建筑始終發展緩慢—成本是重要的原因。許多中國建筑業從業者認為,在中國建設綠色建筑,附加成本在5%以上,甚至可能達到10%。而USGBC的數據顯示,美國建筑通過LEED鉑金級認證、銀級認證,增加的成本在2%左右。
但在USGBC中國區總代表梁兆明看來,中國業主完全有辦法將綠色建筑的成本降低,關鍵在于觀念:“在什么時機將綠色建筑的理念嵌入到項目中,會很大程度上決定附加成本的多少。越早介入,越早將綠色建筑的設計納入考量范圍,就越省錢。相反,如果你的建筑是在設計已經完成,甚至已經完工之后再去做綠色建筑改造,那就會相當貴。”
這一說法很容易理解:在藍圖上修改,總要比在實體的建筑上修改更省錢。
梁兆明介紹,建筑從選址開始就能獲取免費的綠色建筑分數。在LEED新建建筑滿分為110分的認證標準中,“社區連接性”被賦予了5分的分-。認證標準列出了20多項人們日常所需的生活服務,包括餐飲、美容、博物館、圖書館、醫療、停車、干洗、消防、零售等。如果新建筑的選址能保證在其周邊800米內可享受到其中的12項服務,就可以獲得5分。而如果建筑周邊400米內有公交站場、地鐵車站,還能夠再獲得“公共交通聯絡性”的6分。這11分相當于認證級所需40分的近四分之一。
“只要選址得當,這11分不需要附加成本就能獲得。之所以給它這么高的分數,是鼓勵業主在高密度地區搞嵌入式開發。一方面,嵌入式開發能大量節省土地資源;另一方面,它讓建筑里的人生活更加便利,也減少了開車帶來的能耗。這是看不見,但能享受到的。”梁兆明告訴《環球企業家》。
此前,與“看不見,但能享受到”相反,中國的綠色建筑業主們經歷了一個被梁兆明稱為“愛花錢”的階段:“一說到要建綠色建筑、生態-,就是要大面積地去鋪光伏,去做風電。其實光伏的轉化率只有10%不到,價格又高,不見得在所有地方都是一個好的方法?!睂φ兒屯獠啃蜗蟮淖非?,令綠色建筑的成本居高不下。
與之相比,“看不見”的被動式節能設計,成為綠色建筑節約成本的聰明選擇。與安裝節能燈、節水龍頭之類的主動式節能設計相比,被動式節能設計需要在建筑設計、興建的流程之初即被納入考量范疇,但n次投入即能持續產出。
梁兆明津津樂道的一個例子是美國能源部的新大廈。這座大廈真正做到了0能耗—除了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提供電能外,被動式設計亦功不可沒。
例如,大廈被設計成進深(建筑物的縱墻之間的距離)僅有60英尺的窄長形狀,這使得自然通風更加容易;墻面上安裝的空氣導引槽能將熱空氣導引至地下循環水系統,在冬天為大樓地板供熱;與傳統玻璃幕墻建筑超過7:3的窗墻比不同,它采用的是占墻面面積不到30%的小窗,但窗格經過特殊設計,能導引足夠自然光進入室內。這些節能機關全都依靠普通材料,不普通的是設計創意。
除了經濟賬以外,中國企業還在算另一筆凇USGBC國際業務部副總裁關芷蕓告訴《環球企業家》:“LEED是147個國家和地區綠色建筑的共同語言,中國企業如果希望成為跨國公司進入國際市場,好好利用LEED能大大提高聲譽,也能讓全球的團隊有共同的框架。”
數據能佐證中國建筑企業的思慮:今年年初世邦魏理仕發布的報告稱,全國寫字樓空置率在連續三年走低后掉頭回升,達到12.8%。“十二五”期間,僅上海陸家嘴地區就0新增350萬平方米寫字樓面積。這兩個數字意味著,寫字樓產品競爭將日益激烈,唯有創新才能生存。
而綠色建筑正是最好的創新噱頭。USGBC的數據顯示,綠色建筑的租用率比普通建筑高20%,新建綠色住宅的入住率較普通住宅高6.4%,改建綠色建筑亦高出2.5%。仲量聯行提供的數據顯示,其位于香港的辦公室通過LEED鉑金級認證后,員工缺勤率在7個月內下降了32%,這一數據無疑會令雇>們大為心動。
(來源:《環球企業家》)
2下一頁
- 相關文章
-
-
07-04青海省發布《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
-
08-14德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通過驗收
-
08-14建筑節能綠色建筑顯威力
-
08-14解讀《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
-
08-14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增施工管理考核
-
08-14如何有效運營才能讓綠色建筑“名符其實”
-
08-14國內首例樓盤健康環境檢測結果在京公布
-
08-13建設綠色建筑節能社會 節能門窗技術有突破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