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有效運營才能讓綠色建筑“名符其實”
時間:2013-08-14 09:24:48 作者:www.sghengrui.com 來源:中國建設報 閱讀:1475內容摘要:導讀:在綠色建筑的推廣過程中發現,許多在設計階段獲得了高星級評價的綠色建筑,到了運營階段,由于缺乏有效的運營能力和真實的運行數據,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綠色目標。這就需要我們思考: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金建造的綠色建筑,為什么達不到預期目標?綠色建筑理念因符合中國持續發展的國策而得到快速...導讀:在綠色建筑的推廣過程中發現,許多在設計階段獲得了高星級評價的綠色建筑,到了運營階段,由于缺乏有效的運營能力和真實的運行數據,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綠色目標。這就需要我們思考: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金建造的綠色建筑,為什么達不到預期目標?綠色建筑理念因符合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國策而得到快速發展。綠色技術和\x00品層出不窮,綠色建筑的工程項目蓬勃興起,相關的標準及政策不斷推出。
然而,在筆者參與綠色建筑的工作中,發現有不少項目在設計階段獲得了高星級評價,而到運營階段,由于缺乏有效的運營能力和真實的運行數據,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綠色目標。這就需要我們思考: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金建造的綠色建筑,為什么達不到預期目標?
公共建筑物的生命期成本分配中,運行與管理費用約占生命期成本(LCC)總費用的85%以上,而一次建設費用僅為15%。維持設備功能、確保設備高效率、盡量減少設備故障,運營管理是發揮設備投資效益的重要環節。其中的信息化與自動化系統則為現代物業設施管理提供了平臺與基礎。
中國綠色建筑近十年的工程實踐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教訓,各類綠色技術的應用日益成熟,建設的增量成本也從早期的盲目投入,逐步收斂到一個合理的范圍。但是,這些投入的效益如何?增量成本如;回收?目前有著各式各樣的計算與說法:有些是以理想的計算值來說明效果,有些是忽略運行投入來得出增量成本的回收期,有些則是回避了具體的經濟分析……總之,能準確說明綠色建筑效益的資料很少。
直面運營成本
綠色建筑技術分為兩大類:被動技術和主動技術。所謂被動綠色技術,就是不使用機械電氣設備干預建筑物運行的技術,如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固定遮陽、隔聲降噪,朝向和窗墻比的選擇,使用透水地面材料等。而主動綠色技術則使用機械電氣設備來改變建筑物的運行狀態與條件,如暖通空調、雨污水的處理與回用、智能化系統應用、垃圾處理、綠化無公害養護、可再生能源應用等。
被動綠色技術所使用的材料與設施,在建筑物的運行中一般養護的工作量很少,但也存在一些日常的加固與修補工作。而主動綠色技術所使用的材料與設施,則需要在日常運行中使用能源、人力、p料資源等,以維持有效功能,并且在一定的使用期后,必須進行更換或升級。
綠色建筑的運行成本大致有7類。一類是設施維護費。信息與控制系統一般為造價的2~4%,機械電氣設備一般為造價的2~3%。第二類是設施更新費。信息與控制系統的更新周期一般為6~8年,機械電氣設備的更新周期一般為8~10年。第三類是設施運行消耗。主要為設施本身的能耗和材耗,如處理設施運行所需投放的藥劑等。第四類是養護費。綠化養護(包括人工、肥料、農藥等)費用。第五類清潔費。中央空調投運后,其風管需兩年清洗一次。清洗費用按風管展開面積計算,每平方米大約20~30元。第六類垃圾分類收集與處理費。第七類檢測費。建筑物運行中所排放污水和氣的檢測,非傳統水源水質的檢測等。
顯然,這些費用是綠色建筑運行所必須的,如果不能持續保證投入的話,必然會有一部分的綠色設施和措施出現問題。
機制撬動運營
國內綠色建筑運營水平不高的情況源于長期以來的“重n輕管”風氣,這里有體制問題,也有操作機制問題。
我們追求建成了多少綠色建筑,這是建設者的成就與業績。但是要核查綠色建筑的運行效果是否一一達到了設計目標,尤其是綠色措施出現問題時,建設者和管理者往往互相推諉責任。因為建設者不承擔運營的責任,而管理者則是被動地去運行管理綠色建筑,并不將此作為自己的成就和業績。如從經濟核算的角度考慮綠色措施的運行成本高于傳統建筑,在物業費低收益的狀態下,不少物業管理機構其實把綠色建筑視為一種負擔,常會因某些理由不時地停用一些綠色設施。
為提高我國綠色建筑運營水平,筆者有如下建議:
首先,明確綠色建筑管理者的責任與地位。物業管理機構接管獲綠色設計認證的建筑,應承擔綠色設施運行正常并達到設計目標的責任,如獲得綠色運營認證,物業管理機構應得到80%的榮譽和不低于50%的獎勵。
其次,認定綠色建筑運行的增量成本。綠色建筑的建設有增量成本,綠色建筑的運行也有增量成本,這是不爭的事實6建議凡是獲得綠色運營標識認證的建筑物,可按不同星級考慮適當增加物業管理收費,以彌補綠色建筑運行的增量成本,在機制上使物業管理企業得到合理的工作回報。
再其次,建設者須以面向成本的設計實行綠色建筑的建設。綠色建筑不能不計成本地構建亮點工程,應在滿足用戶需求和綠色目標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成本。
最后,用好智能控制和信息管理系統,以真實的數據不斷完善綠色建筑的運營。經過智能控制和信息管理系統的平臺幾年的運i,所積累的運營數據、成本和收益將能正確反映綠色建筑的實際效益。
因此,綠色建筑只有通過有效的運營管理,才能達到預期目標。我們要應用生命期評價和成本分析的科學方法,準確掌握建設、運行維護費用所構成的生命期成本,合理選用綠色技術,逐步完善綠色建筑運營的體制與機制,使我國的綠色建筑走上持續發展的道路。
(作者系同濟大學教授,略有改動。)
(來源:中國建設報)
- 相關文章
-
-
02-08家居消費需求加速釋放,1608家企業參展中國成都建博會布局中西部市場
-
12-30綠色建筑是房地產企業當下轉型的重要抓手
-
12-29“綠建評價軟件北京模塊”規范高品質住宅綠建生產
-
12-232022中國(江西)國際建筑工業化及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2-20全面布局2022中國成都建博會宣傳與觀眾組織,助力展商搶跑2022 ——針對有效觀眾的組織和推廣,才是專業展會的硬實力!
-
12-152022第十四屆中國(廣州)國際集成住宅產業化博覽會暨建筑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展
-
12-04從綠建評價軟件“上海模塊”與“江蘇模塊”成“爆款”現象中看綠建市場新變化
-
11-242022中國(成都)裝配式建筑及建筑新材料展“從有到優”的升級發展萬億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4-18聚陽新能源數字化工廠大樓封頂:以數字化應對關稅激增,開辟全球競爭新路徑
-
01-21海綿城市:貫徹“景觀+海綿”理念!來看融合自然生態美學的“高顏值”海綿景觀》
-
01-20《綠色低碳住宅標準》正式實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個維度22個措施:《零碳城市手冊》解讀(附全文下載)
-
01-16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 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