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占新建筑比重2020年提升至50%
時間:2014-04-16 08:39:49 作者:匿名編輯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2209內容摘要:綠色建筑能為經濟社會生活帶來哪些好處?又如何實現從2%至50%的占比飛躍?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韓愛興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日前出臺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提出,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要從2012年的2%提升到2020年的50%。綠色建筑能為經...綠色建筑能為經濟社會生活帶來哪些好處?又如何實現從2%至50%的占比飛躍?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韓愛興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日前出臺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提出,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要從2012年的2%提升到2020年的50%。
綠色建筑能為經濟社會生活帶來哪些好處?又如何實現從2%至50%的占比飛躍?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韓愛興日前接受媒體采訪i
我國95%以上的既有建筑是高耗能建筑
建筑工地抽出的地下水直排到污水管網,住宅樓窗戶是單層玻璃還沒有外遮陽,辦公樓室內采光24小時依靠開燈……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場景,就是我國建筑業能耗現狀的縮影。
建筑業是我國能源消耗的大戶,行業能耗約占全社會能源消費的30%。目前,我國95%以上的既有建筑是高耗能建筑,能耗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以供熱為例,我國集中供熱的一次能源消耗為20公斤標煤/平方米,高出同緯度甚至更高緯度歐洲國家一倍,而且歐洲國家的集中供熱能耗還覆蓋了夏日制冷和四季生活熱水供應。
據韓愛興介紹,“無論是去年頒布的《綠色建筑行動規劃》還是今年頒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要提高綠色建筑在城鎮新建建筑中的比重?!?
為了規范綠色建筑的評價,我國于2006年首次發布實施了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根據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由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和運營管理六類指標組成。每類指標包括控制項、一般項與優選項。綠色建筑劃分為三個星級,滿足的項數越多,評價等級越高。
綠色建筑不是昂貴的建筑
近5年,我國綠色建筑都是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在發展。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國共評出綠色建筑1446項,總建筑面積近1.63億平方米,僅2013年獲評的建筑數量就比2012年增加了81%,面積增加了1.12倍。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將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
“綠色建筑也不是僅有綠化的建筑。綠色建筑實際上是在節水、節地、節能、節材、環保等方面,從設o到運營都執行更嚴格的能耗標準,既低碳,又使人住得更舒適健康。”韓愛興說。
據介紹,根據目前國標,與普通住宅相比,綠色住宅建筑必須滿足的條件包括:住區綠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不低于l平方米;節水率不低于8%,景觀用水不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備地下水井供水;建筑造型要素簡約,無大量裝飾性構件;設置密閉的垃圾容器,并有嚴格的保潔清>措施,生活垃圾袋裝化存放等。
盡管看上去條件頗多且要求較高,但綠色建筑并不是昂貴的建筑。“在一些人的認識中,綠色建筑就是高科技建筑,這是一個誤區。綠色建筑不是高投資建筑,其增加的成本很少,甚至可以忽略?!表n愛興以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后評估調研”課題成果分析,住宅項目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綠色建筑的每平方米成本分別只增加了33弧73元、222元。
今年起政府投資的建筑必須“綠”
從2%到50%,這個比重的巨大跨越只剩6年的時間,最終能實現嗎?
“落實50%的目標需要一個過程來不斷地學習、適應、提高,但最終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表n愛興說。
根據《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發展規劃》的要求/從今年起,政府投資的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建筑,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機場、車站、賓館、飯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公共建筑,都要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斑@就意味著今年大中城市非綠色建筑將不予批準建設。”韓愛興介紹。
與此同時,國家也加大了綠色建筑的激勵政策。凡是新建建筑全部是綠色建筑的且兩年內開工建設面積不少于200萬平方米的城區,國家財政一次性給予補助5000萬元,并命名為綠色建筑示范城區。對二星級以上的高等級綠色建筑,中央財政直接補貼,其中三星級每平方米補貼80元,二星級每平方米補貼45元。此外,不少省份也結合地方實際制訂相應的補助激勵標準。
要落實目標,產業化應成為重要突破口。建筑產業化是利用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裝配式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法來建造、使用和管理建筑。據測算,與傳統方式相比,建筑產業化可分別減少建造用水量60%以上、木材近80%、材料浪費逾20%、建造垃圾約80%、建造綜合能耗70%以上,建筑工期還能縮短30%至70%。
“發展綠色建筑,最終還要依靠內生動力,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表n愛興說,目前推廣綠色建筑的最大阻力還是企業認識與能力的問題。一些開發商,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的建筑企業,不愿意多投入,也沒有相應的技術能力。其實,綠色建筑與經濟效益并無必然矛盾。根據調研,一般綠色建筑5至10年就能收回成本增量,如果加上國家補貼,回收周期更短。“企業應該認識到綠色建筑是建筑業的深刻革命。隨著資源能源價格的理順,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將更加突出,是真正意義上增值保值的建筑。”
- 相關文章
-
-
01-08關于加強湖南省民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相關管理工作的通知
-
12-27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
12-20廣東省綠色建筑新國標項目實戰型VIP培訓課程成功舉辦
-
12-05“新標準”讓建筑更“綠”
-
11-29千億級規模的商業紅海如何破局?世環會旗下民用板塊呼之欲出
-
11-28建筑展|裝配式建筑展|2020第五屆天津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1-06關于舉辦“2019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年會暨第二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的通知
-
11-06福建省住建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
-
綠建政策
本欄最新更新
-
04-02附:相關標準
-
08-12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
-
08-09國務院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
-
04-19住建部發布《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T50034-2024
-
03-07《建筑與市政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國家標準編號為GB/T50640-2023
-
09-26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修改《建設工程消防 設計審查驗收管理暫行規定》的決定
-
09-12深圳市建設科技促進中心關于第五十一批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的公告
-
09-11住建廳:即日起,建設單位對安全負首責!項目負責人應具備注安資格!必須組織安全設施設計審查
-
07-27《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條例(草案)》提交一審 北京擬推廣超低能耗建筑
-
05-05關于對《碳中和建筑評價標準》(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的函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