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建發展趨勢:從單體擴展至整個城市
時間:2013-12-03 20:13:51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1388內容摘要:【導讀】:國內多數從事綠色建筑規劃設計研究的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中國綠色建筑總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未來綠色建筑發展必須從單一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擴展至整個街區、社區、片區,發揮建筑綠色化的“全景式”效益。一些城市霧霾天氣的逐漸常態化,昭示著我國應對氣候變化任重道遠。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導讀】:國內多數從事綠色建筑規劃設計研究的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中國綠色e筑總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未來綠色建筑發展必須從單一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擴展至整個街區、社區、片區,發揮建筑綠色化的“全景式”效益。
一些城市霧霾天氣的逐漸常態化,昭示著我國應對氣候變化任重道遠。
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以下簡稱《綠皮書》)再敲霧霾警鐘,并以“聚焦低碳城鎮化”為主題,提出城市如何應對的命題。 世界綠色建筑委員會近日發布的中文版《綠色建筑商業價值》報告亦認為,綠色城鎮是減緩氣候變化、保證能源安全、保護資源和就業、提高生活質量的必然手段。上述結論是從世界各國收集的數據資料中分析得出的。
基于此,國內多數從事綠色建筑規劃設計研究的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中國綠色建筑總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未來綠色建筑發展必須從單一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擴展至整個街區、社區、片區,發揮建筑綠色化的“全景式”效益。
工業建筑加入綠色大軍
眾所周知,全球1/3溫室氣體排放來自于建筑業,因此降低建筑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成為緩解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此背景下,迎來了綠色建筑的第一次大發展浪潮。《綠皮書》指出,最近幾年,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數量一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態勢。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國共評出978項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總建筑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其中,設計標識項目919項,占總數的94%;運行標識59項,占總數的6%。另外,居住建筑占55%,公共建筑占45%。
總體來講,獲得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的建筑面積平均在10萬平方米右,項目規模較國外綠色建筑標識項目大。尤其是最近3年來,每年產生的綠色建筑項目數量和建筑面積均超過了前幾年同類數據的總和。
在中國,除了建筑能耗,工業生產能耗也是社會能源消耗的大戶。據統計,建筑行業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24%,工業行業能耗則占64%。“鑒于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特色,國民經濟對工業企業的依賴性仍然很大,工業建筑的能耗更應引起高度重視。”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李叢笑在一次會議上指出。
據了解,2012年國家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對綠色工業建筑進行評審,實現了綠色建筑標識評價工業建筑領域零的突破。目前共評審8個工業建筑項目(已公告3個,共14.9萬平方米),共152.6萬平方米。其中,二星級5個,面積42.46萬平方米;三星級3個,面積110.11萬平方米。
“由此,規模巨大的工業建筑也加入了綠色建筑的大軍。”《綠皮書》指出。
從綠色建筑到綠色城市
獨木難成林。隨著中國綠色建筑總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未來綠色建筑的發展必須從單體建筑項目擴展至街區及整個城市,發揮建筑綠色蔚摹叭景式”效益。
所謂“全景式”效益包括緩解氣候變化、能源安全和資源保護、創造就業、改善居住者健康和工作效率、刺激經濟活動、投資回報以及生活質量等。“這些是全球各國政府關注的重點,也是日益驅動公共及私人綠色建筑項目發展的動力。”《綠色建筑商業價值》分析指出。
規模化發展綠色建筑也是住建部的目標。在今年公布的《“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發展規劃》中,住建部提出了規模化發展綠色建筑的路徑。
具體來講,先行地區和新建園區的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具體到區域,東部沿 地區優先試點強制推廣綠色建筑,2015年起,直轄市及東部沿海省市城鎮的新建房地產項目力爭50%以上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西部地區擴大單體建筑示范規模,逐步向規模化過渡。
新疆華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齊保才十分認可規模化推進綠色建筑的思路。“單體綠色建筑節能、節水等可以計算出來,但是對人、水環境、生物多樣性、交通問題、公共設施、幼兒園的設置等影響很難體現。只有一個小區、一個項目、一個城市都是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形成體量,才能對生態環境起到促進作用。”據了解,新疆華源目前已有8個項目獲得國家綠色建筑示范稱號,累計示范面積370萬平方米,單個項目的開發面積都在30萬平方米以上。
“我們必須從單一建筑綠色化中吸取教訓,將綠色建筑擴展至綠色城市,發揮建筑在環境方面的潛e,以解決宏觀層面社會和經濟問題。結合各級政府(C40城市氣候領導小組)和行業領導者對城市進行改革,確保綠色化成為新興城市頭等大事。”《綠色建筑商業價值》如此寫道。
- 相關文章
-
-
08-21論文:城市綠色建筑規劃設計問題及建議
-
08-1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50180-2018
-
07-11發展綠色建筑需邁三道坎
-
07-09淺談綠色建筑的意義及其發展現狀
-
07-02智能家居發展受阻 標準價格安全性備受關注
-
07-01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建筑模式開始推廣
-
06-28蚌埠首個省級示范綠色建筑——“一場三館”
-
06-27低碳地板行業在思考中進行綠色轉型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