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能源消耗”向“能源再生”轉化
時間:2013-08-27 10:37:36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閱讀:1087內容摘要:導讀:近日,奧的斯電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騰逸博(TonyBlack)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了對中國綠色建筑的建議,并就綠色建筑的成本問題以及如何帶來經濟效益談了自己的看法。近日,奧的斯電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騰逸博(TonyBlack)接受了媒體的采訪。記者:TonyB...導讀:近日,奧的斯電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騰逸博(TonyBlack)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了對中國綠色建筑的建議,并就綠色建筑的成本問題以及如何帶來經濟效益談了自己的看法。近日,奧的斯電梯(中國)投\x00有限公司總裁騰逸博(TonyBlack)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記者:TonyBlack先生,您對中國的綠色建筑如何看,有什么建議?
騰逸博(TonyBlack):在我的家鄉美國,住宅與商用建筑的能耗已經超過工業成為最大能耗體。在中國,建筑能耗也已超過全國能源消耗的20%,并且這一數字有可能還在不斷攀升。在我看來,推廣綠色技術所面臨的最重要挑戰,是不少人仍然對綠色設計、建造及認證的成本望而生畏。在此,我希望與大家分享我們在實踐中的心得,此前這些心得已在無數學術研究和報告中獲得證明,那就是,綠色建筑的成本可能會超過普通建筑的成本(我們把這稱為“綠色附加值”)。然而,這筆費用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中,可以通過設施的費用節省、項目價值的增加以及員工生產率的提高來彌補。簡而言之,綠色解決方案并不一定是昂貴的,它可謔薔濟實惠的。追求綠色不僅具有社會意義,也可以帶來經濟效益。
記者:您的看法很有意思。那么,綠色怎么才能帶來經濟效益?
騰逸博(TonyBlack):我們的經驗是,在項目初期就將綠色作為規劃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并充分利用規模化,大幅降低綠色建筑的成本。我曾參觀過位于廣州的珠江城大廈。該樓宇作為全球最環保的摩天大樓之一,致力于實現“零能耗”,采用了包括建筑風力發電、太陽能、高效節能的空調及電梯系統在內的多項綠色科技。項目團隊表示,這些高效節能科技的應用,將使項目與同類建筑相比,在實笤擻中減少50%的能源消耗。
記者:但據我們了解,建造這樣的綠色摩天大樓的成本將超過建造普通建筑,您怎么看待成本的問題?
騰逸博(TonyBlack):這個不用發愁,我們可以通過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取消大型空調、鍋爐和壓縮機來實現空間a省,將使綠色建筑的額外成本在5年內收回。舉個例子:珠江城大廈安裝了奧的斯配備的ReGen能源再生科技的GeN2電梯,可以收集電梯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熱能,將其轉化為清潔電能,并輸送回小區電網。這項技術如果配合GeN2電梯系統使用,與傳統電梯相比,最高可節約75%的電能。該發明的理念是,不但要實現“零能耗”,而且要實現“負能耗”。如果中國今后十年新裝電梯均采用這項技術,將節省電能40.7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一座中型發電站。同時,我們還通過規模經濟,來實現產品成本的降低和更廣泛的技術普及。
現在,我們做出一項戰略決策,將ReGen能源再生技術應用于所有GeN2系列電梯中。這樣o通過綠色科技,我們可以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同時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進行銷售,使我們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可以說,這些綠色產品的推出不但有益于環境保護,也促進了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傊?,技術與建筑可以實現從“能源消耗”向“能源再生”的轉化;綠色是可以負擔得o的,并可以幫助我們節省費用,甚至提供經濟回報。當然,這一切都源于進行創造性思維,掌握綠色設計,同時對產品進行規模經濟化。
(來源:中國建設報)
- 相關文章
-
-
03-02建材家居行業開年盛會 第22屆中國成都建博會不容錯過
-
02-08家居消費需求加速釋放,1608家企業參展中國成都建博會布局中西部市場
-
12-232022中國(江西)國際建筑工業化及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2-20全面布局2022中國成都建博會宣傳與觀眾組織,助力展商搶跑2022 ——針對有效觀眾的組織和推廣,才是專業展會的硬實力!
-
12-152022第十四屆中國(廣州)國際集成住宅產業化博覽會暨建筑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展
-
11-242022中國(成都)裝配式建筑及建筑新材料展“從有到優”的升級發展萬億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
11-22第九屆中國-亞歐建筑建材博覽會
-
11-182022中國國際超低能耗建筑產業展覽會-雙碳新引擎 能耗超低 建筑變綠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