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重審政策:太陽能光伏等綠色補貼大起底
時間:2013-08-13 07:54:37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環球光伏網 閱讀:1455內容摘要:導讀:到2015年,中國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補貼額度將達到近1000億元/年,補貼資金缺口達到800億元。未來綠色領域的補貼資金量更大,如何籌措這么多資金?補貼額度到底定多少合適?這是統籌、協調和利益分配的問題。到2015年,中國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補貼額度將達到近1000億元/),...導讀:到2015年,中國對可再生讜戳煊虻牟固額度將達到近1000億元/年,補貼資金缺口達到800億元。未來綠色領域的補貼資金量更大,如何籌措這么多資金?補貼額度到底定多少合適?這是統籌、協調和利益分配的問題。
到2015年,中國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補貼額度將達到近1000億元/年,補貼資金缺口達到800億元。未來綠色領域的補貼資金量更大,如何籌措這么多資金?補貼額度到底定多少合適?這是統p、協調和利益分配的問題。
綠色補貼亟需改革
為應對國際氣候變化和促進國內經濟結構轉型,過去六年中,中國政府對太陽能、節能家電、新能源汽車等綠色領域進行了大規模的財政補貼。補貼是一種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價格支持來降低消費者或生產者的成本的措施,綠色補貼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發達國家主要采用市場化手段進行補貼,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則常用政府直接補貼的措施。
在中國,盡管補貼措施在各個傳統行業都有發生,但“綠色補貼”在顯得更加“天經地義”的同時,其在運行過程中呈現的問題也更加突出。據財政部經濟建設司最新公告,僅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979億元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比上年增加251億元,加上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戰略性新興產業、循環經濟、服務業發展資金和中央基建投資中安排的相關資金,合計達到1700億元。
以節能產品為例,在推廣高效照明產品、高效節能空調,以及風機、汽車等產品的補貼上,2007年以來財政部累計安排中央財政資金超過400億元。目前,多數補貼政策宣布告一段落。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2010年開始實施的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結束試點,而節能家電的補貼也在今年6月1日結束。
最新的改革動向來自節能家電領域
國家審計署6月最新公布的審計公告也指向了綠色領域補貼。審計公告稱,在財政部2012年6月起實施的節能惠民政策中,有八家知名企業騙取節能家電補貼近9062萬元,其中格力電器騙取金額最高,達到2157萬元。對屢禁不止的“騙補”行為,財政部表示下一步將研究改進補貼辦法。
未來需要的補貼資金量更大,如何籌措這么多資金?補貼額度到底定多少合適?這是統籌、協調和利益分配的問題。”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中央面臨一個很困難的局面。”
一邊錢“花不出去”,一邊缺口“沒法填上”
補貼之難,從中國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上可見一斑。2010年1月的一個公開論壇上,時任工信部副部長苗圩為電動汽車描繪了一幅宏偉藍圖,到2015年全國產量達到50萬-100萬輛。此前,財政部經建司相關領導也公開表示,預計到2012年,財政部將向新能源車的推廣投入兩百多億元資金。
2010年5月,財政部等四部委下發《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進一步明確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實施時間為2010-2012年。是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增至25個。實際上,盡管準備了大量補貼資f,但電動車的發展速度卻遠低于政府規劃。
2013年末,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純電動f車實際僅賣出1.1萬余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僅賣出1311輛。這與2015年達到政府規劃的累計超過50萬輛相去甚遠。與此同時,媒體曝出財政部實際用于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僅兩三億元,與此前準備的200億元預算相差甚遠。
2013年,自從補貼政策停止后,宇通新能源客車的銷售對媒體說,他們再也沒有收到一個新能源客車的訂單。目前,新能源汽車新一輪補貼政策正在醞釀中,即將出臺,以對接2012年底到期的2009版補貼政策。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新政策將延續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但有所調整,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范圍將擴大,補貼的下發形式也可能會調整。
一邊是新能源汽車大量補貼預算“花不出去”,另一邊卻是補貼資金缺口“沒法填上”,尤其在可再生能源領域。
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來源主要包括國家財政公共預算安排的專項資金和依法向電力用戶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主要用于扶持國內的風電、p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業。
按照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趙玉文披露的數據,2009年國家可再生能p發展基金缺口13億元,2010年缺口20億元,到2011年缺口100多億元,2012年更是增至200億元左右。
p照《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設計的水電、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的規模目標,到2015年,中國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補貼額度將達到近1000億元/年,補貼資金缺口達到800億元。
目前,大量企業投資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因政府補貼的拖欠和結算問題陷入困境,這一度導致政府信譽遭到質疑。盡管最新出臺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將再次擴容可再生能源基金,但擴容的時機和方式仍存爭議,倘若再次全國性上漲電價,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將使決策者不得不慎重。
補貼之爭
“沒有補貼,中國綠色領域做不起來,但補貼對象、補貼方式和補貼時間,存在很大問題。”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所主任林伯強說,首先是“補給誰”的問題。在新能源汽車業界,補貼市場還是補貼研發一直是爭論的焦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認為,從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狀況>,因為產品不成熟,目前還未到補貼使用者的時機。另一派學者認為,政府應對充電站等基礎配套設施進行適當補貼。
- 相關文章
-
-
09-06關于組織開展湖南省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淺層地熱能)及綠色建筑示范項目遴選工作的通知
-
07-15光伏建筑一體化
-
07-11福建寧德檢查和抽查建筑節能
-
07-05光電建筑:國家推廣綠色建筑的一大亮點
-
07-03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獲國家多項政策支持
-
07-03天津發布《綠色建筑行動方案》
-
07-03威海發布關于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征求意見稿
-
07-03國電首個智慧城市智能電網能源管理項目在津啟動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