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布式能源破解公用建筑能耗困局
時間:2014-06-24 10:40:08 作者:網絡傳媒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閱讀:1303內容摘要:近日,國務院印發的《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指出,今明兩年需節能3.2億噸標準煤,以實現單位GDP能耗下降3.9%。這是繼去年國務院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后又一重要的節能環保指導性文件,再加上今年4月新《環保法》的頒布,以及日前八部委制定的2014年...近日,國務院印發的《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指出,今明兩年需節能3.2億噸標準煤,以實現單位GDP能耗下降3.9%。這是繼去年國務院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后又一重要的節能環保指導性文件,再加上今年4月新《環保法》的頒布,以及日前八部委制定的2014年環保專項行動,我國節能減排壓力非同一般。目前,工業、建筑與交通是中國能源消耗最主要的三個部分。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顯示,建筑能耗占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7.5%以上,在我國既有的400多億平方米建筑中,99%屬于高耗能建\x00。而據世界銀行最新預測,中國建筑能耗的“黑洞”還將進一步擴大,到2020年中國還將新增建筑面積200多億平方米,中國建筑能耗在全社會總能耗的占比將達到約35%,超越工業用能成為用能的第一領域,建筑無疑將成為中國節能重地。公用建筑能耗居高不降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智能建筑行業市場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與北京氣候條件大體接近的德國,1984年每平方米每年消耗24.6至30.8公斤標準煤,到了2001年德國的這一數字降低至每平方米3.7至8.6公斤標準煤,而北京卻一直是22.45v雖然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政府為解決建筑能耗高,相關政策不斷推陳出新,但效果不盡如人意,甚至建筑耗能不降反升,究其原因:第一,對于建筑節能的認識過于簡單,停留在墻體保溫、外窗保溫隔熱等局部、表面的節v方式,未能系統地考慮建筑用能、節能。第二,建筑在設計階段即有缺陷,建筑當中最常使用的電、冷、熱等耗能系統,始終處于獨立設計的情況,沒有將電、熱、冷等多種用能需求系統結合,進行整體考量和節能設計。從而也導致后期運維時難以進行能源應用的智能控制。第三,隨著新型城鎮化的加速,我國的建筑群越來越多,建筑節能降耗不應僅僅考慮單體建筑,需從相鄰建筑之間的用能特點上系統思考建筑群的用能;且不同建筑所選地址不同,其所處環境也不同,建筑體的節能設計可最大限度利用環境的優Γ而這正是目前建筑節能所欠缺的。第四,建筑節能缺乏相關的經濟激勵政策和標準規范,難以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從政府層面考量,建筑節能工作的考核尚未納入政府層面,相應的政策、資金難以落實;法規與經濟支持政策仍不完善,各地區對建筑節能的支持力度也遠Σ還弧目前,社會自發進行的舊建筑節能改造質量參差不齊,而新建筑節能,開發商缺少積極性,中國處于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期,如果不開始注重并找到落實建筑節能降耗的有效途徑,將直接影響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的達成。分布式能源助力公用建筑節能降耗當前,國內外各大能源服務公司,都在關注中國的建筑節能,也拿出各自的解決方案。國外企業如施耐德電氣推出的EcoStruxure™能效管理平臺,融合了多領域技術和專業經驗;國內企業如新奧集團,形成了自主研發的建筑泛能解決方案,細分用戶,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還有企業著眼于為建筑提供節能設備,比如遠大集團的非電中央空調主機和一體化空調輸配系統。而近年風生水起的分布式能源,也給建筑節能帶來了新的解決路徑,讓公用建筑節能降耗進入到一個新高度。分布式源是利用小型設備向就近的用戶提供能源,本身具有發電、供熱等多種能源服務功能,可以有效地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達到更高的能源綜合利用率,可以更好地同時滿足用戶的多種要求,調節不同時段用能的峰谷差。有些企業深入分析了分布式能源特點與建筑節能的結合,形成了對于建筑節能的系統思考。比如新奧集團今年投入運營的江蘇鹽城亭湖醫院泛能站系統,與傳統供能方式相比,醫院的相關運行費用節省了20%以上;新奧為株洲神農城商業綜合體建設的分布式泛能站與能效控制平臺,使其節能率達22.95%。據新奧智能能源總裁劉敏介紹,新奧建筑節能解決方案,其一,充分考慮建筑所在地的能源特點和當地環境勢能,綜合考慮建筑的氣、電、冷、熱需求,采用多種功能方式滿足建筑,比如季節性儲冷、利用地熱能、天然氣發電等等,根據每棟建筑形成個性化的供應及應用方案;其二,充分考慮相鄰單體建筑之間、建筑群與建筑群之間的能源互補,通過分布式能源及多能源匹配技術,實現了能源的梯級利用;第三,搭建智能能效平臺,對供能端系統的實時監控與調節,進一步優化建筑用能。伴隨著國內節能環保壓力的增大,建筑節能領域積壓已值木藪笄繃將迅速得到釋放,這也為許多企業敞開了機遇大門,各類企業的多樣化實踐,將不斷推動我國建筑節能降耗水平的迅速提升。
- 相關文章
-
-
12-27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
11-18關于征求《基于BIM的綠色施工監控信息化管理規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
11-082020上海建材展【2020中國國際綠色建博會】歡迎來電
-
07-15新型建筑工業化是綠建發展途徑
-
07-14國內屋頂綠化發展狀況
-
07-11福建寧德檢查和抽查建筑節能
-
07-11發展綠色建筑需邁三道坎
-
07-11建筑節能產業高端技術型人才缺口加大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8-07安徽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
-
04-10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如何應用綠色建筑理念
-
09-13裝配式建筑與綠色建筑,到底有什么區別?
-
04-02裝配式建筑:唐山綠色城建新名片
-
03-04廣西兩部門聯合發文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
-
11-17湖南今后裝配式住宅將推全裝修
-
11-15廣東省組織申報第二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產業基地和示范項目
-
11-1210億元綠色建筑科技園項目落戶登封
-
11-04“城市有機更新和綠色建筑發展”論壇探討裝配式建筑發展
-
10-14裝配式建筑:湖南綠色發展新名片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