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生態綠色建筑體系 崇明島成聯合國案例
時間:2014-03-11 11:07:37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1891內容摘要:【導讀】:2014年3月10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上海發布《崇明生態島國際評估報告》,本次國際評估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次針對“發展中國家大都市圈內生態示范區域的建設進程”開展的國際評估。稱贊崇明島在自然生態建設、人居生態、產業生態方面,為其他相似島嶼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導讀】:2014年3月10日,聯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上海發布《崇明生態島國際評估報告》,本次國際評估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次針對“發展中國家大都市圈內生態示范區域的建設進程”開展的國際評估。稱贊崇明島在自然生態建設、人居生態、產業生態方面,為其他相似島嶼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模板。“崇\x00生態島模式”可成為全球42個島國的生態發展模本。
報告指出,崇明島生態建設的核心價值反映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綠色經濟理念,對中國乃至全世界發展中國家探索區域轉型的生態發展模式具有重要借鑒意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把崇明生態島建設作為典型案例,編入其綠色經濟教材。
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說,崇明生態島將中國的生態文明理念運用于不同層次的生態建設中,構建出了適合本土發展的創新模式,它的實踐證明了生態可以有效促進社會、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其建設理念和成功經驗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建設生態文明發揮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建立生態文明特區打造世界級生態島
崇明島是世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區位條件優越、生物資源豐富。作為大都市圈內的特殊生態系統,也是上海市僅存的低城市化區域,崇明的發展建設受到上海市政府乃至國家層面的高度關注,成為中國探索如何建設生態文明的典型案例。未來崇明生態島建設將逐步由“單純的基礎建設”轉向“建設與運營并重”的發展模式,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崇明島仍處于發展初期,社會經濟水平不高,面臨基礎設施水平滯后、人才資源不足等發展瓶頸。
對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對崇明如何打造世界級生態島提出了四大建議:
一是在崇明建立生態文明特區。崇明島作為上海大都市圈的生態示范區域,提出了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的目標,相對于社會發展歷史中經;特區建設的概念,崇明生態特區的建設核心積聚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希望對上海其他類似區域實踐“生態文明建設”起到示范作用。隨著生態島建設相關經驗、教訓、發展理念和實踐的不斷積累,在崇明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進一步發揮科技引領和創新驅動將是至關重要的,通過擴大國際;絡、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崇明島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建設生態文明發揮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借鑒作用。
二是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系統推廣示范項目,擴大科技引領效應。
三是為了更好地交流學習和推廣生態島建設崇明模式,全方位鞏固和提升生態島建設成果。
四是加強人才培育,筑保障體系,加大區域協同合作。
聯合國專家還建議,在島上建立大學城,并與崇明東灘國際教育園、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智慧島數據產業園、生態工業園區試點等資源結合,形成崇明島科研商業園。
成為發展中國家區域轉"生態發展模式范例
評估報告認為,在自然生態建設方面,崇明島通過治理入侵物種、限制開墾濕地、保護和管理生態棲息地、綜合治理有害生物等方式,實現了對濕地生態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保護。
在人居生態方面,崇明島通過加快城鎮生活污水截污納管與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開創了農村污水分散式處理新模式,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在固體廢棄物綜合管理上,崇明島努力實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崇明縣生活垃圾綜合處置場被列為I級無害化處理廠。
在產業生態方面,崇明島零散式農業經營已開始向綠色、有機品牌體系建設轉變,在科技引領和支撐下,低碳發展戰略和模式已初步建立,具備了“在‘十二五’期間努力確保全島溫室氣體排放與經濟發展實現脫鉤”的能力。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特別顧問王之佳說,崇明島以零排放超級電容公交示范線的運營和推廣、有機農業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為代表的一系列創新嘗試,為其他相似島嶼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模板。
報告對崇明生態島的發展模式、技術體系及示范效益,進行了系統性的總結和評價。報告認為,“崇明島生態建設的核心價值反映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綠色經濟理念,對中x乃至全世界發展中國家,探索區域轉型的生態發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報告提出的核心問x是,在以發展國民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迫切任務的發展中國家,生態型道路是否走得通?崇明的生態建設實踐是一種全新的嘗試,不同于以往以要素投入和出口需求驅動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它不僅是為了解決區域間發展的不平衡,從長遠角度來說,更是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探索。
上海將采納報告建議優化崇明 展規劃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上海市政府在過去的15年中形成密切合作,2006年以來已與上海市科委聯合舉辦了三屆崇明生態島國際論壇。此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受上海市邀請對崇明生態島建設進行評估。項目啟動以來,國際評估專家多次赴崇明島實地考察,在同濟大學、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華東師范大學等配合下,與上海市政府相關委辦局、崇明縣政府、當地企業和居民進行H面調研。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特別顧問王之佳表示,評估報告的出臺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聯9環境規劃署還將和上海市政府繼續合作,讓世界分享崇明經驗。
上海市科委秘書長馬興發表示,聯9環境規劃署的這次國際評估中肯客觀,指出了崇明生態島的優勢和不足,崇明的面積占全上海的1/5,上海作為特大型城市,在減緩環境壓力以及城市發展方面有著更迫切的需求。因此對于這份報告,上海市科委會采納并會就相關問題進行改進。
上海崇明縣政府副縣長馮志勇表示,會根據國際評估報告提出的建議,優化崇明下一步的發展規劃。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對崇明的七項評估
1.社會、生活和文化
崇明形成了以有機綠色農業、環保型工業、生態化服務業為特征的生態化產業體系;建立以高科技和可再生能源為依托的集約化城鄉建設體系;建成了以海島“低碳建筑導則”和建筑節能環保評估檢測制度為基礎的綠色建筑體系。
2.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保護區
崇明島在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保護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擴建陸地和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區,提高森林覆蓋率,增加公共綠地面積。崇明島通過治理入侵物種、限制開墾濕地、控制水污染等,實現了對濕地生態的保護。
3.水
崇明在飲用水安全、水污染控制和節約用水方面投入了大量努力,成效顯著,為崇明島實現水資源良性循環奠定了基礎。
4.固體酒物管理
崇明島在固體廢棄物綜合管理中,已形成了以資源化利用為導向的框架。崇明島通過多種方凈極推廣垃圾分類和源頭減量。崇明縣生活垃圾綜合處置場被評為I級無害化處理場。
5.低碳經濟及能效提升
崇明島有條件在“十二五”期間努力確保“全島溫室氣體排放與經濟發展實現脫鉤”。
6.農業及有機產品
崇明島的農業建設與發展逐步由傳統型、粗放式農業向高效型、生態型農業轉變,由零散式農業經營向綠色、有機品牌體系建設轉變,由單一生產型小農經濟向多功能、規模化都市現代農業轉;,由低附加值、第一產業生產為主向高附加值、一產及三產聯動轉變。
7.可持續交通
崇明島促進私用機動車向非機動車和公共交通轉變是低碳交通系統的一部分。這種轉變通過一系列方法來實現,如合理規劃設計區域交通網絡、以人為本、最大化提升居民采用非機動車出行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加大公交普及力度、發展新能源交通等。
- 相關文章
-
-
11-04“城市有機更新和綠色建筑發展”論壇探討裝配式建筑發展
-
07-16發展低碳經濟需強化節能減排技術改造
-
07-09天津綠色建筑模式大規模推廣
-
07-03天津發布《綠色建筑行動方案》
-
06-27我國低碳示范城鎮節能經驗分享
-
06-24中德“被動式房屋”示范項目施工技術培訓會在日照舉行
-
06-23淄博:推進綠色建筑推廣和綠色生態示范區建設
-
06-20《天津市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發布 明年新開工面積“綠建筑”占三成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8-07安徽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
-
04-10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如何應用綠色建筑理念
-
09-13裝配式建筑與綠色建筑,到底有什么區別?
-
04-02裝配式建筑:唐山綠色城建新名片
-
03-04廣西兩部門聯合發文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
-
11-17湖南今后裝配式住宅將推全裝修
-
11-15廣東省組織申報第二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產業基地和示范項目
-
11-1210億元綠色建筑科技園項目落戶登封
-
11-04“城市有機更新和綠色建筑發展”論壇探討裝配式建筑發展
-
10-14裝配式建筑:湖南綠色發展新名片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