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宅小區風環境模擬評價示例
時間:2014-02-13 14:33:17 作者:ymg2007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11784內容摘要:住宅小區的風環境模擬及評價室外風環境模擬是綠色建筑認證模擬中的重要一項,國家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對住宅的室外風環境有以下要求:其中4.1.13規定“住區風環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適及過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風”和4.1.4規定“住區建筑布局保證室內外的日照環境、采光和通風的要求,...住宅小區的風環境模擬及評價
室外風環境模擬是綠色建筑認證模擬中的重要一項,國家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對住宅的室外風環境有以下要求:其中 4.1.13規定“住區風環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適及過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風”和4.1.4規定“住區建筑布局保證室內外的日照環境、采光和通風的要求,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中有關住宅建筑日照標準的要求“。本文對某住宅小區的風環境進行模擬和評價。
1.項目概況
本項目位于杭州市區,由四棟高層住宅組成。建筑高度都是30m。
建筑模型根據住宅的實際尺寸建立。并簡化到對風環境影響很小的拐角、凸起等。具體的幾何模型如下:
圖1:住宅小區建筑的幾何模型
本次分析模型以住宅小區的所有建筑為依據,根據建筑圖紙建立幾何模型。模擬計算區域的大小以不影響氣流流動為準。根據相關的規范和文獻等資料,確定室外計算區域為250X250mX90m,模型中以Y軸正方向為正北方向。網格如下圖4和圖5:
圖2 住宅小區的建筑模型網格
2. 模擬設置
2.1 計算=數設置
⑴梯度風邊界設置
建筑物附近的風速可以按照大氣邊界層理論和地形條s來確定。不同地形下的風速梯度也不一樣,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表示:
式s:
Vh—高度為h處的風速,m/s;
V0—基準高度h0處的風速,m/s,一般取10 m處的風速;
n—指數。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地面粗糙度可分為A、B、C、D 四類:
——A 類指近海海面和海島、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區,指數為0.12;
——B 類指田野、鄉村、叢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較稀疏的鄉鎮和城市郊區,指數為0.16;
——C 類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區,指數為0.22;
——D 類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較高的城市市區,指數為0.30;
新加坡地毯科技園周邊風環境模擬時設置n值為0.22
⑵出口邊界條件
計算區域的出口為自由出口,壓力設置為環境壓力值
⑶計算收斂判據
CFD數值模擬代數方程的終止標準按連續性方程與動量方程殘差為1.0 E-3以下,能量方程殘差為1.0 E-6以下,收斂曲線如圖6所示:
圖3:收斂曲線
2.2 Case計算說明
根據《中國建筑熱環境分析專用氣象數據集》統計的杭州地區氣象數據設置3個CASE進行分析
CASE CASE分析內容 主導風向 平均風速m/s 風向頻率% CASE1 夏季自然通風、冬季防風 SSW 2.6 夏季15.78冬季12.73 CASE2 過渡季自然通風、冬季防風 NNW 2.7 過渡季15.41冬季19.35 CASE3 夏季、過渡季自然通 E 2.6 夏季13.48過渡季9.41 本次模擬主要為Case1,夏季工況,風向是SSW(南偏西22.5度),風速為2.6m/s。
3.計算結果
3.1評價方法
1.人行區域風環境
一般情況下要求規劃區建諼鎦芪人行區域距地1.5 m高度處的風速ν小于5 m/s,以達到滿足不影響人們正常室外活動的基本要求。
評價指標以風速狀況為主。
2.無風區或渦旋區
在某些區域是否會形成無風區或渦旋區,導致通風不暢,嚴重的阻礙空氣流動,影響室外散熱和污染物消散。
評價指標以流場、空氣齡分布狀況為主
3.建筑物前后風壓分布狀況
分析新加坡低碳科技園的立面上的風壓分布狀況,查看壓差是否達到夏季、過渡季節的自然通風以及冬季防風的要求。
評價指標以風壓狀況為主。
3.2風環境模擬結果評價
Case1主要分析在夏季和冬季主導風向為SSW,2.6m/s時,本項目周邊人行區域的舒適度、空氣質量及室內自然通風的可行性。舒適性
圖4夏季住宅小區1.5m高度的速度矢量圖
圖4為夏季、冬季主導風向為SSW,2.6m/s時,距地面1.5m高度處的流場分布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到,整個項目的流場分布均勻,無滯風區域。風從建筑群的西南側進入,經過建筑群,最后由東北側離開建筑群。在項目西南側風速在1.5~2.0m/s,在項目東北側風速較少,在0.25-0.5m/s,項目其他區域的風速基本在0.5-1.0m/s之間。具體的風速分布如圖12所示,等值線的間距為0.25m/s。
圖5夏季住宅小區1.5m高度的速度等值線圖
圖5為夏季、冬季主導風向為SSW,2.6m/s時,距地面1.5m高度處的等值線圖。通過整理模擬所得的數據,在夏季、冬季主導風向為SSW,2.6m/s,新加坡低碳科技園項目周邊人行區域距地1.5m高度的初始風速為1.33m/s,最大風速1.87m/s分別是,可得風速放大系數為1.41。
空氣質量
圖6夏季住宅小區1.5m高度的空氣齡圖
圖6為在夏季、冬季主導風向為SSW,2.6m/s時6距地1.5m高度處空氣齡分布情況。從圖中分析可得,項目在西南側空氣齡較少,在40-80s之間:東北側的空氣齡較大,在80-150s左右。整個項目所在區域的空氣齡在200s以內,總體上說,項目本身及其周邊區域空氣更新速度較快,新鮮程度較高。
通風可行性
圖7夏季住宅小區1.5m高度的壓力等值線圖
圖7為夏季、冬季主導風向為SSW,2.6m/s時距地1.5m高度處的壓力分布情況。項目西南側的壓力基本在2.0Pa以上,東北側的壓力基本在-2.0Pa左右。這個項0的壓力差在4.0Pa以上。
4.結論
通過對住宅小區的風環境模擬結果分析,可以知道該住宅小區的人行高度1.5m處風速小于5m/s,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整個小區的空氣齡在200s以內,空氣新鮮程度較高,小區建筑的前后壓力在4.0Pa左右,有利于進行自然通風。
- 相關文章
-
-
12-30綠色建筑是房地產企業當下轉型的重要抓手
-
12-29“綠建評價軟件北京模塊”規范高品質住宅綠建生產
-
12-232022中國(江西)國際建筑工業化及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2-04從綠建評價軟件“上海模塊”與“江蘇模塊”成“爆款”現象中看綠建市場新變化
-
11-22第九屆中國-亞歐建筑建材博覽會
-
11-19加碼碳中和,雄安綠色建筑擔當“先行者”
-
11-182022中國國際超低能耗建筑產業展覽會-雙碳新引擎 能耗超低 建筑變綠
-
11-12《綠建設計評價軟件》更新上海地標版本2021年11月
-
綠建軟件
本欄最新更新
-
12-28【課堂】101《綠建標準》2019第八章-評分項-8.2.8室外風環境模擬
-
12-13疫情后,如何讓建筑自然通風是設計之重!
-
11-19綠色建筑的被動式自然通風設計方法
-
09-13疫情當下,綠色建筑中的自然通風有多重要
-
08-05Phoenics-室外風環境分析和室內通風模擬軟件介紹
-
08-08推薦!綠建之窗風、熱軟件介紹
-
11-14WindPerfectdx前期操作基本流程
-
08-01STREAM 通用流體分析軟件
-
05-08Fluent 6.3 流體分析軟件
-
04-24綠建軟件 建筑通風Vent軟件簡介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