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亢鐦蚺R空經濟園區東方國信工業樓改擴建(二星級)
時間:2014-01-15 11:13:02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2826內容摘要:項目名稱: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區東方國信工業樓改擴建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二星級一、工程基本情況1、建筑類型□住宅√公建2、項目進度安排項目立項時間:2010年3月16日完成施工圖審查:2011年3月15日(計劃)開工時間:2011年6月28日(計劃)竣工時間:2012年10月...項目名稱: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區東方國信工業樓改擴建
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二星級
一、工程基本情況
1、建筑類型 □住宅 √公建
2、項目進度安排 項目立項時間: 2010年 3月 16日
完成施工圖審查: 2011年 3月 15日
(計劃)開工時間:2011年 6月 28日
(計劃)竣工時間:2012年 10月 31日
3、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 □一星級 √二星級 □三星級
項目建筑:積(平方米):72941.2
為實現綠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資成本(元):3611121
綠色建筑可節約的運行費用(萬元/年):51.6
二、工程概況(工程性質、工程投資、用地面積、建筑面積、結構形式、開發與建設周期、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等情況)
東方國信工業樓改擴建項目位于上海長寧區虹橋臨空經濟園區內11-1地塊,地塊北接臨虹路,西臨福泉路,東而為蘇州河沿岸50m寬綠化帶及蘇州河,南面為朱家洪河道,地塊總面積為25525㎡,除去福泉路拓寬和沿朱家洪河道藍線范圍,建設凈用地面積為24637㎡。
該項目擬改擴建三座40m以下(吳淞高程≤45m)的工業樓及二層地下停車庫,建成之后以辦公為主,配有食堂、地下車庫等輔助空間。其中1#,2#樓為利用地塊內原有建筑面積為23318.39㎡的四層倉庫改擴建而成,共投資28500萬元,建設周期24個月。原建筑東西向尺寸不變,南北向各減"一個柱距,原兩棟建筑之間的連接體取消;3#樓為新建工業樓。1#~3#樓地上總建筑面積為51050㎡,地下總建筑面積為21971.6㎡。
三、評價內容簡介
1.節地與室外環境
(選址、用地指標、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室外環境(聲、光、熱)、出入口與公共交通、景觀綠化、透水地面、舊建筑利用、地下空間利用等)
東方國信工業樓改擴建項目位于上海長寧區虹橋臨空經濟園區內11-1地塊,地塊北接臨虹路,臨福泉路,東而為蘇州河沿岸50m寬綠化帶及蘇州河,南面為朱家洪河道,地塊總面積為25525㎡,除去福泉路拓寬和沿朱家洪河道藍線范圍,建設凈用地面積為24637㎡。
該項目所在區域的室外白天噪聲在55~70dB范圍內,夜間為45~53 dB,室外聲環境滿足國家標準《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 3096的規定。
本項目一層各立面將玻璃、石材、金屬鋁板和涂料錯落布置,玻璃反射面不是連續的,二層以上的玻璃幕墻采用低反射幕墻與高反射幕墻交錯排列,不會形成大面積的高反射玻璃幕墻面,而且項目采用幕墻的可見光反射率均不超過20%,光照亮度小于5000cd/m3,降低眩光程度,不會對周邊建筑造成光污染。
該項目建筑區域內,無論冬季還是夏季情況,室外行人高度處(距地1.5m 高度)最大風速均低于5m/s,不影響人員行動及舒適感覺。
項目進行了屋頂綠化,由屋頂花園綠化,其中屋頂花園綠化面積為1672㎡,屋頂綠化面積占屋頂面積的27.67%。
項目采用鄉土植物進行室外地面綠化,并采用包含喬、灌木的復層綠化,室外綠化面積為7391㎡,室外地面面積18275.3㎡,室外透水面積達到了40.44%。
本項目在原有的倉庫的基礎上改建成的兩幢7層工業樓(1#、2#),同時在項目基地的西南角新建一幢9層的工業樓及地下兩層。該項目是在原有項目的基礎上進行改建的,80%的原有結構被保留及應用。
項目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地下建筑面積21891.2㎡,地下建筑面積與建筑占地面積比例為343.69%,地下建筑主要為車庫、餐廳、設備用房等。
2.節能與能源利用
(建筑節能設計、高效能設備和系統、節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項目采用高效圍護結構體系,各項熱工參數通過權衡計算,其能耗低于參照建筑。
本工程集中空調采用變冷媒流量熱泵型(變頻多聯機,VRV)中央空調高效系統。室內機均采用內藏風管型室內機,采用上送上回的氣流組織形式。新風采用直接膨脹式新風機組處理,經過處理的新風直接送入室內。消防控制室等采用分體空調單獨控制。
本項目照明燈具選用熒光燈等高效節能照明燈具,直管型熒光燈均采用T5型熒光燈管及節能型電子鎮流器,功率因數不低于0.9,格柵燈效率不低于60%,開敞式燈具效率不低于75%。在電梯間、樓梯間、公共通道和主要出入口設有應急疏散照明燈,在變配電室、消防泵房、消防控l室、排煙機房等處設應急照明燈。事故應急照明供電大于30分鐘。消控室聯網控制相關的消防設備并與城市消防中心聯網,照明自動監控系統應整合到BMS系統中統一控制。
建筑群體組合合理設計,建筑間距綜合考慮日照、通風等的因素。建筑之間形成氣流通道,主導風順暢到達各建筑物,利用建筑向陽面和背陰面而形成風壓差,有效地改善自然通風,而且夏季建筑前后壓差大于1.5Pa,滿足風壓自然通風的要求,適合夏季及過渡季的自然通風。
在地下一層的員工餐廳設置了兩臺全熱交換排風熱回收系統,熱交換器制冷的效率為62%,制冷時的效率為69%。
每幢樓屋頂均設置太陽能集熱器集熱水箱,采用溫差循環,另設置空氣源熱泵機組作輔助加熱,補充太陽能不足時的用熱水。熱水系統采用屋頂熱水箱重力供水。衛生間洗手用熱水均采用屋頂太陽能熱水器提供,1#、2#樓屋頂各安裝面積220㎡的太陽能集熱器,3#樓屋頂安裝240㎡的太陽能集熱器,分別為三幢建筑提供生熱水。
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水系統規劃設計、節水措施、非傳統水源利用、綠化節水灌溉、雨水回滲與集蓄利用等情況)
本工程生活和消防水源為城市市政給水。本建筑按有關規范規定引入二路DN300消防進水管,一根DN150的生活進水管。每根進水管都能滿足全部室外消防用水量。
本工程最大日生活用水量:360.00m3/d,平均日用水量:306.00m3/d(日變化系數取0.85);年平均生活用水總量按255m工作日計算,為78030.00m3/年;年綠化噴灌水總量按171天(97天下雨)計算,為2265.75 m3/年;道路澆灑總量按182天計算,為3640.00m3/年;年用水總量為83935.75m3/年,其中綠化噴灌及道路澆灑水總量為5905.75 m3/年,占總用水量的7.04%。
室內衛生間污廢分流,并設置專用通氣管,以保持室內有較高的衛生標準;地下室餐飲預留單獨排水管道,并于地下室設置成品隔油池預處理a地下室生活排水采用壓力排水系統,排水泵采用帶切刀的潛水泵。車庫設置排水系統,排水泵為一般潛水泵,管道均設置在管道井內。
衛生間洗手用熱水考慮采用屋頂太陽能熱水器提供,1#、2#樓最大日熱水用量為12.80 m3/d,3#樓為14.96 m3/d。每幢樓屋頂均設置太陽能集熱器、集熱水箱,采用溫差循環,另設置空氣源熱泵機組作輔助加熱,補充太陽能不足時的用熱水。并預留熱水管道給餐飲用。熱水供應管道均采用電伴熱電纜自動保持熱水管道溫度,以保證熱水即時使用。
本項目收烙晁區域1、2和3#樓屋頂的總匯水面積約5200㎡,設計收集雨量為32.1mm,設計雨水收集池容積為120m3,一次降雨可供回用的總雨水量為125.0m3,用水周期取5天,每天用水量為25.0 m3。收集處理后的雨水用于建筑物周圍的綠地澆灑、屋面綠地澆灑和路面沖洗用水。
項目綠化用水采用自動噴灌系統及局部采用微灌、滴灌等。比較開闊的綠地采用自動噴灌系統;在酒店入口處等采用微灌;比較大的樹木采用滴灌等。
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預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可循環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況)
項目結構要素簡約,無大量裝飾性構件
項目的現澆混凝土采用預拌混凝土
項目的土建及裝修進行了一體化設計,避免了對建筑構件的不必要破壞和拆除。
本項目辦公區采用了靈活隔斷,靈活隔斷比例達100%。
5.室內環境質量
(日照、采光、通風、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室溫控制、可調f外遮陽、通風換氣裝置等情況)
根據室外風環境模擬建筑群體組合設計合理,建筑間距綜合考慮日照f通風等的因素。建筑之間形成氣流通道,主導風順暢到達各建筑物,利用建筑向陽面和背陰面而形成風壓差,有效地改善自然通風。
在地下的東北側和西南側合理采用采光井,以及下沉庭院增強地下室的自然采光,減少照明負荷,節約能耗。
項目室內的主要噪聲源為地下泵房、地下室排煙風機和廚房排煙風機等后勤用房噪聲,后勤用房主要在大堂區域和員工活動室的地下室,遠離辦公區,因此不會辦公區產生影響。室外噪聲源主要為交通噪聲,經過室外噪聲的測試及模擬發現,白天室外o聲為55-70dB,夜間為45-53 dB,室外噪聲環境能夠滿足相關標準要求。
項目的辦公區全部采用變頻VRV系統,空調末端的可調節性滿足了人員的舒適性要求。
地下汽車庫排風控制:由CO感測探頭傳導至誘導風機的電路控制器,控制誘導風機的開啟誘導通風系統中主排風機采用時段控制法,即先由誘導風機單臺稀釋待整體濃度上來時再開啟整個通風系統。
6.運營管理
(節約資料保護環境的物化管理系統、智能化系統應用、建筑設備、系統的高效運營、維護、保養、物業認證、垃圾分類回收等情況)
該項⒌鬧悄芑系統比較完善,包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電話通信系統,有線電視系統,閉路監視系統,緊急報警系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樓宇自控系統。
本工程項目消防控制室設在一層(與監控室合用)。消控室聯網控制相關的消防設備并與城市消防中心聯網;在地下一層設置通信網絡總機房,而且在辦公區域采用綜合布線,信息插座采用雙孔信息插座以同時滿足電話通信和計算機數據終端n求;有線電視前端設備箱設在地下一層弱電間內,在各層弱電間內設有源、或無源分配箱;在地下車庫、各層公共走廊、出入口、一層門廳和電梯轎廂內設置攝像機,監控室設在一層,與消防控制室合用;另外在各樓層的殘衛內設計緊急報警按鈕,室外門上方安裝聲響報警裝置等一些智能定位系統。
本建筑建筑設備控制系統采用直接數字控制技術對樓層照明、客房、新風處理機、空氣處理ā⑺頭緇進行監視及控制。建筑設備控制系統具備設備的手/自動狀態監視、啟??刂?、運行狀態顯示、故障報警、溫濕度監測和控制,實現相關的各種邏輯控制關系等功能。
- 相關文章
工程案例
本欄最新更新
-
11-04杭州向“綠”而行 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
-
10-08淺析綠色工業廠房建筑設計
-
09-13綠色工業建筑評價導則
-
04-24【廣東】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工廠(三星級)
-
02-04江門市新美樂新廠房
-
01-15【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區東方國信工業樓改擴建(二星級)
-
11-27張江集成電路產業區二期1-3地塊展訊中心二期工程(一星級)
-
11-19【廣東】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工廠(三星級)
-
07-27博納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地源熱泵工程實例
-
07-12MTu珠海摩天字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