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鏡堂:建筑設計創作應立足本土
時間:2013-11-28 14:06:14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1334內容摘要: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27日在廣州呼吁,建筑師要樹立正確的建筑創作觀,回歸建筑的理性。建筑創作不能一味追求形式奇特,創作應立足本土化。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27日在廣州呼吁,建筑師要樹立正確的建筑創作觀,回歸建筑的理性。建筑創作不能一味追求形式奇特,創作應立足本2化...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27日在廣州呼吁,建筑師要樹立正確的建筑創作觀,回歸建筑的理性。建筑創作不能一味追求形式奇特,創作應立足本土化。
何鏡堂是在廣州參加珠江科學大講堂,發表“快速城鎮化下中華建筑的傳承與創新”的主題演講時作上述表示。他認為,當前部分中國建筑存在錯誤的建設傾向:盲目崇拜及模仿境外,追求怪誕的造型;模仿傳統的形式與建筑符號,制造假古董。他強調,山寨和抄襲在建筑領域來說從長;來看是危險的信號,建筑創作要有理念,“我們可以學習境外不斷創新的理念和思維方法,但不能只盯住他們具體的形式和符號,建筑需要在傳承中國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加以創新。”
作為嶺南建筑學派的領軍人物,何鏡堂成功主持設計了一大批優秀的建筑作品,并獲得了近200個設計大獎,憑借在上海世博會期間成功設計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建筑——中國館,何鏡堂又被譽為“中國e之父”。
他強調,在當今國際建筑界各種理論思想潮流派精彩紛呈的背景下,中國建筑要加強對自身e化的認同和自信,創作更應該扎根本土,才能誕生有中國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建筑。
面對當前中e建設的一些“山寨”、“抄襲”等亂象,何鏡堂認為非常危險,會導致城市特色的缺失,并在西方建筑思潮席卷全的大背景下,本土建筑文化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變得弱勢化和邊緣化。
“我認為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特點應該以節能環保、資源集約、生態宜居、城鄉統籌和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講究城鄉互補、協調發展。”何鏡堂認為,要想避免千城一面,其核心在于人的城鎮化,建筑應當融入地區氣候和環境,與人以及自然和諧共生。
“關鍵的一點,建筑要有它的理念和指導思想,以我在這幾十年里也在努力探索一個有建筑特色的理論。”何鏡堂認為,作為建筑師,要有歷史責任感。
- 相關文章
-
-
11-12《綠建設計評價軟件》更新上海地標版本2021年11月
-
03-20回歸上海 筑夢新生 CADE2021展位火熱預定中,早鳥優惠倒計時!
-
01-02東莞市住建局發布《關于明確我市綠色建筑執行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
-
11-05綠色建筑的遠見和堅守_張輝
-
08-30升級住房消費——健康綠色建筑”第十六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召開
-
08-27CADE2020 | 后疫情時代,建筑設計行業再蓄力,向未來出發!
-
06-18【重磅】綠建之窗與深圳建科院聯合冠名推出“室內空氣污染物預測與控制工具IndoorPACT”
-
04-08【綠建硬核】綠色建筑設計評價軟件廣東雙標模塊正式發布
-
會員中心
本欄最新更新
-
02-05微信視頻號搶福袋腳本視頻號全自動搶福袋軟件輔助神器
-
01-042025各省基層行政(鄉鎮長街道辦主任村委會社區主任書記)名錄手機號通訊錄合集(分省)
-
01-032025全國醫院及醫療機構在職醫師名錄手機號通訊錄合集(分省)
-
01-012025全國高校(大學與高職院校)教師手機號通訊錄合集(教授副教授講師)
-
12-02懂號帝|2025各地中小學(小學初中高中中職)校長聯系方式手機號通訊錄名錄資料集
-
12-02學前教育|幼兒園園長手機號聯系電話通訊錄集(2025)
-
12-022025各地基層(鄉鎮、街道、村、社區)公職人員通訊錄集
-
12-022025大學及職業技術學院在職教師(教授副教授講師)聯系方式(手機號)匯總
-
12-01各地高校教師大學本科專科高職院校教授副教授講師聯系方式手機號通訊錄名錄2025
-
12-01教育圈|中小學(小初高)校長及主任聯系電話手機號通訊錄(2025)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