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棄30年的舊宅,建筑師改后不僅清爽通透,還多了1間房和2個院子
時間:2019-09-01 19:21:54 作者:GBWindows 來源:三開間 閱讀:1907內容摘要:中山新區大街,一棟荒廢了近30年的住宅在設計師手中獲得新生。房屋淡然內斂,街頭一撇,仿佛以為是走在某個日本小城看到的景致。90年代,早期國內開發商并沒有太多房產開發經驗,落成了一批設計質量較差,同質化明顯的產品。去年,屋主決定三代同堂重新入住,舊宅因此得以“重生”?!ㄖ膹U近......中山新區大街,一棟荒廢了近30年的住宅在設計師手中獲得新生。房屋淡然內斂,街頭一撇,仿佛以為是走在某個日本小城看到的景致。
90年代,早期國內開發商并沒有太多房產開發經驗,落成了一批設計質量較差,同質化明顯的產品。去年,屋主決定三代同堂重新入住,舊宅因此得以“重生”。
▲原建筑
荒廢近30年的房子,原始建筑格局相對封閉,內部光線昏暗,已不適合當代的居住方式,整個空間需要有更多層次,有豐富的彈性空間,滿足一家人當下的需求。
▲建造過程
▲改造后外觀夜景
建筑的立面設計上,通過重新梳理建筑立面與平面空間使用的邏輯關系,簡化原本建筑的繁雜造型。
以深灰色圍墻為基礎,淺灰色的體塊穿插形成獨特的入口,強調入口尺度感。從視覺上,白色的建筑體通過與圍墻的圍合關系形成豎向和橫向體量感。建筑體上穿插黃色體塊空間,使建筑形成生動的立體的構圖。
設計對于舊建筑并非全部地抹殺,依然想保留這個社區和建筑的共性,保留僅存的歸屬感。設計元素是連接舊時和以后的橋梁,設計師選擇的元素是窗戶。
舊建筑的窗戶被歸納出三種類別,分別是圓窗,拱形窗,方形窗。
▲設計元素
保留/ 舊建筑中3個圓窗作為象征意義的保留下來,作為社區和舊建筑的記憶。
再生/ 拱形窗作為新建筑的新符號,重新利用滲透到室內外的各個空間。
創造/ 方形窗則向室外休閑空間的延申造景,創造簡約的景觀空間。
建筑所處的街區是相對喧鬧吵雜的,建筑筑起圍墻的同時,圍合出一方天地。圍墻內有庭院,有愜意,容納了生活所需的所有內部空間與交流空間。
通過打破建筑內外的分割,室內與庭院聯通,人的活動由室內延伸到室外,室內外創作了連續流動的空間體驗。三樓大露臺新加建了一間客房,兩個房間共享一個景觀露臺。景觀露臺并不完全敞開,而是用混凝土形成完整的框架,給人私密感的同時框取外部景色。
走進屋中,原有建筑的自身潛力被利用起來。在不改變原本建筑結構的基礎上,建筑局部進行了加建整理,對建筑內部空間重組整合,形成更加整體簡練的建筑空間。
通過打開室內空間中不必要的隔墻,打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流動空間,為住戶在公共空間中的交流和互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同時重新引導和組織光線,創造出一個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相交織的明亮空間,營造一種舒適的生活氛圍。
客廳
原建筑首層客廳比較狹小,設計把車庫與客廳打通,形成通透的橫廳。
書房與臥室
二層主臥位置為兩個套房,設計把兩個房間打通,其中一間變成書房,主臥與書房通過半透明的推拉紗門隔斷,形成靈活多變的空間形態。
▲屏風隔斷與主臥露臺
- 更多圖紙 -
項目名稱:新區大街16號改造
設計公司:M+LAB月介空間
設計年份:2018.04
完成年份:2019.01
主創設計:黃衛健 陳秀瑤
設計成員:阮藝強 黃斌
項目地址:中山市
建筑面積:340平方米
攝影版權:kan
主要材料:石頭漆 石材 玻璃 木地板瓷磚
來源:建筑瘋人院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會員中心
本欄最新更新
-
02-05微信視頻號搶福袋腳本視頻號全自動搶福袋軟件輔助神器
-
01-0401-03